【诗艺花蹊】 诗的密度(上)

(0)

相关推荐

  • 一场醉别,两个江湖

    一. 那一年,是公元744年. 那一天,长安古道,高柳乱蝉.李白一袭青衫,腰悬宝剑,背囊里装着几十两金子,走马出城.李白望着长安,望着大唐帝国最繁华的城市,听着它缓缓地为自己关上了城门的那一声叩响. ...

  • 刚发现一个贼惨的诗人,是韩愈的门生

    @房昊曰天:刚发现一个贼惨的诗人. 这人是韩愈的门生,韩愈这老头就很坏,师者传道受业解惑也,他是着实提携教出了不少儒家子弟. 然后拉着人一起反佛. 只是也不知道为什么,韩愈的门生里,后世知名的那几个, ...

  • 刘禹锡炫技作,无一风字却句句写风,沈德潜:可与杜甫相提并论

    在古诗词中,有两个意象很是特别,一者象征着无拘无束的自由,另一者却因为前者时常被用来象征身不由己,这两个意象便是风和柳絮.风无形无相,无处不在无处不能去,在天地之间或徐徐或呼啸,这样的大自由又怎能不让 ...

  • 杜甫生平最畅快的诗,读来使人热泪盈眶丨每日一诗

    背景介绍 此诗作于唐代宗广德元年(公元763年)春.当年正月史朝义自缢,安史之乱结束.杜甫听到这消息,不禁惊喜欲狂,手舞足蹈,冲口唱出这首七律. 诗的前半部分写初闻喜讯的惊喜:后半部分写诗人手舞足蹈做 ...

  • 【名师名家名人坛】著名诗人沈竞雄微诗13首

    沈竞雄微诗近作 1,除夕 举杯 向自己的白发 你用你傲视岁月的坚韧 又飘上新的高度 . 2,犁 用闪光的笔触 在苏醒过来的土地上 书写 播种的诗行 . 3,老歌 春夏的情人 让怀旧的深秋依然动情 你一 ...

  • 【诗艺花蹊】 诗的密度(下)

    诗艺花蹊 诗的密度,是指诗词在创作过程中,通过一定的艺术手法,使句字精炼浓缩,所含的诗意丰富饱和,从而取得独特的艺术效果. 四.矛盾逆折,诗句警策 ○当句逆折 杜甫<秦州杂诗(其七)> 莽 ...

  • 【诗艺花蹊】 诗的强度(上)

    诗的强度(上) 诗的强度,是在诗词创作中,对内容.结构.句式.音节的特殊艺术处理,使诗获得的特有的气势,使人觉得笔力雄健.音节铿锵,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一.压缩的时空 崔颢<长干行> 君家 ...

  • 【诗艺花蹊】 诗的强度(下)

    诗的强度,是在诗词创作中,对内容.结构.句式.音节的特殊艺术处理,使诗获得的特有的气势,使人觉得笔力雄健.音节铿锵,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六.倒装的字句 杜甫<望岳>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

  • 【诗艺花蹊】《诗经》的人物描写艺术

    <诗经>的人物描写艺术 一.通过人物的语言与动作来透视人物的内心世界 <郑风·子衿>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 青青子佩,悠悠我思. 纵我不往,子宁不来? ...

  • 【诗艺花蹊】 《诗经》中的 叙事手法

    <诗经>中的叙事手法      中国的诗歌历来就有抒情叙事合一的传统,正所谓"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诗经>作为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在抒情过程中常常展现 ...

  • 【诗艺花蹊】 诗经中的抒情艺术

    一.叙事抒情.比兴抒情.议论抒情 <氓>这首诗,最突出的抒情方式,一是叙事抒情,一是比兴抒情,一是议论抒情. 氓之蚩蚩,抱布贸丝. 匪来贸丝,来即我谋. 送子涉淇,至于顿丘. 匪我愆期,子 ...

  • 【诗艺花蹊】 古典诗词中“反常合道”艺术手法

    古典诗词中"反常合道"艺术手法 苏东坡云:"诗以奇趣为宗,反常合道为趣."所谓反常合道,就是超乎常规,违悖常理,却合乎情感逻辑,使人感到新颖奇突,别出心裁,以取 ...

  • 【诗艺花蹊】 古典诗词炼句艺术

    古典诗词炼句艺术 一.画面生动.色彩绚丽 贯云石<正宫·小梁州·秋> 芙蓉映水菊花黄,满目秋光,枯荷叶底鹭鸶藏.金风荡,飘动桂枝香.雷峰塔畔登高望,见钱塘一派长江.湖水清,江潮漾.田边斜月 ...

  • 【诗艺花蹊】 古典诗词炼句艺术手法

    古典诗词炼句艺术手法 一.炼景句 林逋<秋江写望> 苍茫沙嘴鹭鸶眠,片水无痕浸碧天. 最爱芦花经雨后,一蓬烟火饭渔船. 这是一首充满诗情画意的山水诗.诗人通过江畔秋色的描绘,抒发淡泊的情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