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著名书法家李邕,行楷《叶有道碑》欣赏,秀逸闲雅,遒劲舒展
原创清雅阁2020-07-20 05:24:55
前言:
声明:本文由清雅阁书画原创首发头条,图文版权归清雅阁所有;如有转载请注明出处,致 谢!
书法的结字和汉字的结体的概念在前面的文章里我就已经表述的非常的清楚了,这里就不再多做任何的赘述。我们今天要讲述的是书法结体的体态变化,也叫书法的结体架构。我们钱前面就说过书法的结字形态是随着书法字体的变化而变化的,所以楷书、行书、草书在形态上有着千丝万缕的差别和各自的书写特点。书法的结字就是结字可以千姿百态,但不管怎么变还是脱离不了汉字的基本结构。同样,笔法也可以千变万化,比如隶书有蚕头燕尾而隶书没有,草书可以拔毛连茹,楷书则不能。但是,不管笔法怎么变,基本的“起行收”和“中锋行笔”等等法则,却是千古以来都必须遵循的最为基本的法则。
唐代著名书法家李邕行楷《叶有道碑》欣赏:
















































书者介绍:
李邕(678年-747年),字泰和,鄂州江夏(今湖北武汉市江夏区)人。 唐朝大臣、书法家,文选学士李善之子。李邕的书法从"二王"入手,能入乎内而出乎其外。李后主说:"李邕得右将军之气而失于体格。"恰道出李邕善学之处。《宣和书谱》说:"邕精于翰墨,行草之名由着。初学右将军行法,既得其妙,乃复摆脱旧习,笔力一新。"魏晋以来,碑铭刻石,都用正书撰写,入唐以后,李邕改用行书写碑。书法的个性非常明显,字形左高右低,笔力舒展遒劲,给人以险峭爽朗的感觉,他提倡创新,继承和发扬古代书艺。曾说:"似我者欲俗,学我者死。"苏东坡,米元章都吸取了他的一些特点,元代的赵孟頫也极力追求他的笔意,从中学到了"风度闲雅"的书法境界。
收藏
举报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