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娱乐至死的年代里,严肃的学习愈加重要

文/田志刚 摘自《卓越密码:如何成为专家》

1

在史书《三国志》里面是这样描述三顾茅庐的“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寥寥数字。

但在罗贯中的《三国演义》小说里面,却写成了跌宕起伏、妙趣横生的故事,景色、人物、性格刻画的入木三分。

在单田芳的评书《三国演义》里面,三顾茅庐更是讲了好几集,需要听好几天才能听完!

讲的历史很多人为什么爱听,关键是他在每个历史人物、事件和意义里面塞入了大量的背景、故事,最大量的展开和铺陈,使冷静客观干瘪的记录转化成了丰富多彩的人物冲突事件。

即便不识字的中国人也知道三国演义刘关张诸葛亮,但相信大部分人没有系统的阅读过《三国演义》,看过《三国志》的人就更少。

但这没阻碍三国故事的流传,现代更是关于三国的电影电视剧等新的表达手法四大名著都是大IP。

2

人类历史上NB的人层出不穷,他们有很多珍贵而富有洞见的思想不被人们认识

世俗的生活与严肃领域之间天然有一个鸿沟,为了追求效率许多深刻的内容只会用他们自己的方式表达,这种表达方式让芸芸大众望而却步。

即便老百姓经常鄙视中国的专家们,但那么多聪明的头脑花费巨资的研究成果里面也有不少真知灼见,只不过大部分没有时间、兴趣和能力去了解而已。

随着信息爆炸和知识出版方式的变化,整个世界每年出版的内容对于个体来说基本类似于无穷大。这样的环境下,发现、评估有价值的内容成了一项艰难而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许多时候不是你不需要这些内容,也不是欠缺你需要的内容,而是你无法找到或者找到的成本太高。还有一种情况是,你不知道自己需要,这样的内容也就没法去找。

另一个情况是,你找到了也看不懂或者不愿意看,写的太抽象、不符合你的胃口等。

许多所谓的知识付费就在干这个事情,他帮你选择、帮你用口语化的方式,加进去许多更容易理解的例子和个人感悟,让你更易明白、更愿意听、还能记住一些,有读书的感觉,也算在获取知识。

从这个角度讲,很多知识付费不过是在讲评书,不过他没有讲水浒、三国演义,而是由他的团队去选择市面上大家不太熟悉的内容,以更容易理解的方式呈现。

这当然有价值!

3

单田芳先生去世,让很多人激起了自己的回忆:不少人都是听着单田芳先生的评书长大的。

在中国蛮长的历史中,能够有机会去读书识字的人是少数,普罗大众都通过口口相传、通过爷爷讲的故事,通过说书人慷慨激昂的表达,我们的文化得以传承。

近代,许多西方的先进思想和科学技术也是中国那些最早“开眼看世界”的人们给翻译过来的,他们承担了“中介”的角色,让中国的精英们快速的了解了世界已经走到什么程度,譬如严复翻译《天演论》等。

曾经很火的《百家讲坛》其实也是一种“翻译”和“中介”的工作,将相对严肃、严谨的内容用百姓可以理解、喜闻乐见的语言和方式进行了有效传播,使更多人得益。

现在,仍然需要这些“翻译”和“中介”,无论是将国外的转到国内还是将学术的语言转化成大众的语言,他们都有价值,对提升整个社会的认识水平发挥着作用。

4

许多小伙伴一个常见的误区是:

认为整天听听那些课程、讲座就是自己在学习,听了各种领域的许多皮毛就认为自己学富五车,这真的错了。

你听几百遍单田芳讲的《三国演义》,也成不了研究三国问题的专家,也不会化身为忠义的关二哥。

未来的社会一定是专业社会,而且随着人工智能等技术的飞速发展,那些能够有明确、简单规则的工作都会被替代掉,那就要求有价值的人和岗位必须在专业上有较深的高度,否则没戏。

现今的环境下,每一个领域的知识都汗牛充栋,要想有效率的学习一定是要有方向能聚焦、通过阅读、思考、实践的不断反复进行的。

焦裕禄都知道“吃别人嚼过的馍没味道”,如果是你专业方向上的学习,你需要下功夫去读哪些不容易理解的经典,更需要真正的去实践,然后与自己的经验和体会结合内化成自己的知识结构。

但这个世界上,大部分人不会追求什么专业也没有自己的专业。

大部分中国人也不愿意自己真正的去探究事物及其背后的规律,大量的人可能一年也不会去读2本非虚构类的书籍,更懒得去思考一些深入的道理。

但他们需要有读书、获取知识的感觉,许多知识付费的东西正好满足了这类需求!

5

致力于追求价值的专业人士要有清醒的认识:

这些被翻译过的内容只能是一种补充和锦上添花的东西,他不会带来专业上的提升,最多只能开开眼界而已!

至于许多人耽于听樊登读书会、罗辑思维、混沌研习社后认为自己在学习、获取知识的幻象,那其实不是人家的问题,是由整个社会的现状和需求决定的:只不过是迎合了这种需求,给人们造成了爱智求真的假象而已。

还是那句话:所有的真理,最后都输给了故事。

因为这个世界上大部分人其实不知道自己想要干什么、应该干什么、如何去干,但又有需要学习的焦虑,就只能靠这些像知识并且令人愉快的多的内容来缓解。

如果静下心来看,大部分宫廷剧其实也很有意思,每个人都会被吸引,因为这是普通人的口味。

故事代表了大众的追求,希望更简单通俗知音体才愿意去读去听去看,那么希望有所成就、追求专业卓越的你就一定要拒绝这种诱惑:

去读去听去看那些不容易读不容易懂但更有知识含量的内容,才会真正的有所长进!(完)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