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医经验』大黄附子增味汤 寒热互济开郁结

方药组成

组成:大黄5克,炮附子5克,川楝子10克,淡干姜10克,山楂核15克,元胡10克,木香5克,小茴香10克,橘核仁10克,青皮10克,生甘草10克。

加减:小腹胀满加炒乌药、炒香附;伴有泌尿感染者加桉树叶、瞿麦;大便秘结者加生白术、火麻仁。

功效:寒热互济,开结散郁,行气消胀。

主治:男子疝气、女子下焦杂症。

用法:水煎服。一日1剂,煎取2次,分2~3次服用。不得冷服。

方解:本方的整体组成来源于罗止园《止园医话》,原出处没有方名。原文为“中医治疝之药,率用川楝子、小茴香、青木香、橘核仁、荔枝核、山楂核、元胡等,轻症疝气,相当有效,甚则用附子,其效卓然。然以余之经验,最效之方,则为附子与大黄合剂,此种用药系合大热大寒,同时并用,纵有古方,未免骇俗。然余实已经过数十年之临床实践,以附子、大黄,加入普通治疝之药中,即上列川楝子等药速收特效,不可思议,此治外疝之经验谈也。”大黄附子合剂,在张仲景书中叫大黄附子汤(内含细辛),出自《金匮要略·腹满寒疝宿食病脉证》篇,而在《伤寒论》附子泻心汤中,亦有大黄附子配伍。大黄附子汤主治“胁下偏痛,发热,其脉紧弦,此寒也,以温药下之,宜大黄附子汤”。附子泻心汤乃治寒热互结的痞证。既是寒证,自然用温药下之,为何用苦寒之大黄呢?这一方面是为了监制附子大辛大温伤阴之弊,另一方面则是为了开结所用,清代医家邹澍《本经疏证》说得好,“大黄实斡旋虚实通和气血之良剂”。大黄与附子的配伍可以说是这个方的骨架,其余药物多是理气解郁、疏肝散结之用,抽掉这个骨架,整个方子的功效就会大减。

典型病案

左某,62岁,炊事员,1978年夏初诊。

患者形体消瘦,罹患疝气3年,因拒绝手术而求中医治疗。言退休后常被乡亲们请去做饭做菜,每因站立劳作而致睾丸胀痛偏坠,伴少腹作痛,此时必须休息后才能继续劳作。在当地也服用过中药,多是理气疏肝之味,效果甚微。诊其脉象弦细无力,舌苔白腻,其他无痛苦。随用大黄附子增味汤治之,处方:大黄5克,炮附子5克,炒山楂15克,川楝子10克,淡干姜10克,木香5克,小茴香10克,醋元胡10克,青皮10克,橘核仁10克,炒乌药10克,生甘草10克。服用6剂后,未闻其果。半年后来诊,言服用上方6剂后,疝气之苦从未发作。近又感睾丸胀痛,要求仍用上方治疗,照书上方,嘱服6剂,半年未发作。

按 本案是毛德西教授用大黄附子增味汤治疗疝气的第一例病人。患者服用此方,每服6剂,其疝气半年可无复发,效用之奇,出乎预料。《止园医话》言:“将附子与大黄加入普通治疝气方中,收效迅速。”毛德西治疗多例疝气,验证此条经验,乃非虚语。《岳美中医话集》中介绍罗止园的方子有3个,一个是治疗偏头痛的,一个是治疗肺痨咳血的,另一个就是这个治疗疝气的。岳美中说:“本方主药为附子、大黄,大寒药与大热药相配伍,可起激化作用,攻邪之力雄猛,舍此,止痛效力当即逊色。”依据大黄与附子配伍的激化作用,毛德西还常常将此方用到其他疾病,如妇女盆腔炎、子宫肌瘤,以及慢性结肠炎等疾患,只要有小腹坠胀疼痛之苦,加之有白腻舌苔(无舌苔者,使用的几率少)者,用之多有疗效。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来电(0533-7538787)声明,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0)

相关推荐

  • 柳选四家医案

    治中汤 加川连雪羹 诒按:此等证不多见,立方亦甚难,须看其用药的当处. 邓评:此必连重于姜,方不有碍伏热. 孙评:苔剥是阴已受劫,当参白芍合戊已意. 少腹久痛未痊,手足挛急而疼,舌苔灰浊,面色不华,脉 ...

  • 日签|紫石英疗惊悸崩中之疾; 橘核仁治腰痛疝气之癫。

    紫石英疗惊悸崩中之疾:橘核仁治腰痛疝气之癫.

  • 罗止园的两帖方药

    罗止园这个名字,许多年轻人可能没有听说过.我是在<岳美中医话集>上看到的,至今也有三十多年了.岳老在介绍<止园医话>时,提到该书的四帖方药,其中有两帖使我记忆犹新:一帖是治疗头 ...

  • 一般人都知道苔少难生,我的临床感受是苔腻...

    一般人都知道苔少难生,我的临床感受是苔腻苔厚难退. 腻苔在临床当中最常见,多种慢性病都可出现,特别是肿瘤病人更为常见.腻苔主要分清脏腑,即分清在肺.在脾还是在肾,分清寒热虚实. 在肺,常用麻杏苡甘汤. ...

  • 大黄附子增味汤,寒热互济开郁结(疝气/女子下焦杂症)

    大黄附子增味汤方 大黄5克,炮附子5克,川楝子10克,淡干姜10克,山楂核15克,元胡10克,木香5克,小茴香10克,橘核仁10克,青皮10克,生甘草10克. 加减:小腹胀满加炒乌药.炒香附;伴有泌尿 ...

  • 『名医经验』桂枝加黄芪汤消晨汗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作者:刘签兴 患者张某,女,35岁.于2013年7月9日初诊. 主诉:每日清晨睡醒后约三四分钟,便觉自身闷热,心中烦乱,随即遍身汗出,但汗出量不多,仅周身贴身衣物微湿而已,汗出之后 ...

  • 『名医经验』化瘀敛疡汤

    裴正学,男,1938年生,主任医师,全国首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中国中医科学院博士研究生导师,<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编委,<中西医结合研究>杂志总编辑.首批甘 ...

  • 『名医经验』三八益母汤

    贾六金,男,1941年生,山西人.山西中医学院附属医院主任医师,全国第三.五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从事中医儿科临床及教学50余载,擅长治疗儿科呼吸系统.消化系统疾病及部分杂症,早年师 ...

  • 『名医经验』加味二根汤

    陶寿彭,男,1941年生,江苏省盐城市中医院肝胆内科主任中医师.自幼跟师学习,20岁独自应诊,临床擅长治疗急.慢性肝炎.肝硬化.腹水.胆石症及内科疑难杂症.此外,还擅长治疗不孕不育.男性性功能障碍.前 ...

  • 『名医经验』三黄安神汤 治顽固性失眠

    张某,男,64岁,2013年10月25日初诊.患者失眠10余年,长期服用舒乐安定片,每晚1~2片仍辗转难以入睡,一夜仅能睡3个小时左右,亦曾服用过温胆汤.酸枣仁汤.丹栀逍遥丸等中药或中成药乏效,近半月 ...

  • 『名医经验』止痉化毒汤

    组成及用法: 蜈蚣2条,全蝎.地龙.黄连各4.5克,元参24克,生地.天冬 .麦冬.钩藤.元明粉(每次冲服3克,泻则不用)各15克,黄芩.丹皮.秦艽.广皮各9克,大黄.枳实.天仙藤各6克,忍冬藤15克 ...

  • 『名医经验』桑杷二百五汤

    曹东义,男,1958年生,国医大师邓铁涛.朱良春先生的弟子,主任中医师,河北省中医药科学院副院长,河北中医学院硕士导师.河北省第四批师带徒指导老师.主持省级和国家多项课题,发表论文180多篇,出版&l ...

  • 『名医经验』降逆止呃汤解呃逆

    2003年夏,我在黑龙江清河林业局职工医院出诊.一80老翁患顽固性呃逆,一连数天打嗝不止,声音响亮,不能喝水,不能进食.睡觉,也不能谈话,痛苦不堪.余察其脉洪滑有力,观其舌光红无苔.诊为胃火炽盛,气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