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篆书从哪入手?


学篆书选什么样的贴,这是初学篆书面临的一个很纠结的问题,下面介绍一下不同的篆书风格和特点,看看你喜好哪种风格,做为选贴参考。

1. 一般学习篆书,主要选毛公鼎、散氏盘、虢季子白盘等等,以及石鼓文;李斯在秦统一后改篆书写法,泰山、峄山等刻石是代表作;汉朝袁安碑、袁敞碑;以及汉魏碑的篆额,比如说齐白石学的就是祀三公碑与天发神谶碑,介于隶与篆之间也可学;再往后就到了唐朝李阳冰,他主要也只是用于碑刻的篆额篆文;再往后就跳到清朝邓石如、杨沂孙、赵之谦、吴昌硕、吴让之等等诸家。

2. 他们有什么差别呢?毛公鼎、散氏盘、虢季子白盘等篆书属于早期的金文,西周的铜器上刻着的,结字还不太统一,所以变化多,这是优点,学习那些写法能出拙扑古意,不过用笔的变化上还比较单一,青铜模具上用笔的表现力也有限,太复杂就整不了,当时在技法上没有太多的变化。目前国内写金文的,比如陈大中就走得比较靠前,学习毛公鼎、散氏盘等金文书法后古朴的感觉就能处理得很好。

3. 石鼓文是战国时期秦国的,写在十面石墩子上(没见过实物,我也只是猜测,应该像十面鼓)。石鼓文的用笔更成熟、更多变化,写来老笔纷批,有了苍莽浑厚的感觉,以此笔法入纸,质量上佳!相对金文的拙朴,它在表现力上显然更好,笔形更丰富,意韵更足。

4. 秦统一后,李斯统一篆书,规范了写法,也让篆书更规矩、不要变化,要整齐划一,此后两千年中国书法中的篆书其实是被阉割过的。所以,我们可以看到,往后面二千年,还有篆书名家吗?还有篆书作品吗?基本上被忽略了,直到清人重新发掘篆书、创新篆书。

5. 汉魏时也出了少量篆书,比如袁安碑、袁敞碑等,但那时的篆书多用于篆额,所以我们能在隶碑顶部发现一些篆文,整体来说追求奇崛意趣。近现代有些名家就从那里学了一些写法,齐白石的书法篆书都是从祀三公碑与天发神谶里来的,刘彦湖、石开也有取法汉魏篆书。

6. 我们再往后看,一直到大唐,才出了一位篆书家李阳冰,颜鲁公家祠堂碑记就是他篆的额,那个叫颜氏家庙碑,大伙熟悉吧?篆书能派上用场的机会不多,一是不实用了,二是经李斯阉割过后篆书的表现力实在太弱了,玉筋篆虽然在李斯创建的规则上有一点突破,但仍然不够,在审美上不够看。

7. 再往后又几乎没太大动静了,篆书一直沉寂着,直到清人倡导碑学,重新发掘篆书之美。邓石如的篆书在运笔上出现了锋向的变化,方向、力度、弧度、密度,发掘出很多美的意趣。接着他的弟子包世臣一通吹捧,杨沂孙也学邓,赵之谦接着上,这一路就逐渐丰富起来,篆书的美终于被大众认可。在这点意义上,邓石如在篆书的重新发现与创新上是有非常大作用的,所以清末称邓篆为神品,邓为清人第一。

邓石如、杨沂孙、赵之谦他们的篆书,风格非常鲜明,完全可以用来借鉴,建立自己的书法风格,当然,这是对具有相当不错的书法功底的人来说。一般初学入手学篆也不是不可以,但如果想提升线条质量,清人不是首选,尤其赵之谦,他在风格取向上走得更远更夸张,他能驾驭那种写法,普通人未必可以,如果处理不好就会学得一身坏习气。

再说吴昌硕,他继承传统更多,尤其是先秦的作品,石鼓文用功很深,写得苍莽雄浑又自然朴实。对于提升线条质量,也是很不错的,相对原石鼓文容易上手;而且对于取向雄浑一路的书法家来说,吴昌硕临石鼓文又在风格上是非常好的借鉴。

8. 篆书临什么比较好?是想练习行笔的精准度、提升控笔能力?还是提升线条的质量?还是想借鉴篆书,建立自己的书法风格?根据自己想要什么,参考上面的思考,就可以有答案。

(0)

相关推荐

  • 怎样提高线条质量?

    书法是一门以文字为载体的抽象的线条艺术,书法线条富有神奇的表现力,组成书法艺术的最根本的因素是线条和结构.相对而言,中国书法对线条的要求更为苛刻,线条是书法的基础,书法的灵魂,是书法赖以延续生命的唯一 ...

  • 学篆书,宜从秦篆入手

    近年全国几大展览中屡风篆书作品获奖,打破行草书一统格局现象,此为可喜之一面.但细究其中大部分作品,无论获奖者或入选者,均存在一定程度缺陷.对此,我曾就商于几位评审委员,或以时风浮躁而致,或以为文字功底 ...

  • 学篆书,高手都是从秦篆入手,别不信!

    近年全国几大展览中屡风篆书作品获奖,打破行草书一统格局现象,此为可喜之一面.但细究其中大部分作品,无论获奖者或入选者,均存在一定程度缺陷.对此,我曾就商于几位评审委员,或以时风浮躁而致,或以为文字功底 ...

  • 清代书法大家邓如石,传世篆书真迹《孟子》欣赏,学篆书的首选帖

    邓如石先生的篆书,精致而兼具法度,圆融而又劲道.师古不泥古,接古而推新.有网友说:邓如石是真正的书法大家,其金石篆刻独具匠心,字体工整,虽说过于排版严律.但不失古体韵味.难得見到这种严谨的书法格局,不 ...

  • 吴让之篆书吴均帖原图,学篆书的范本,吴让之吴均帖原帖高清

    吴让之(1799-1870)清末著名书画篆刻家.原江苏江宁人,自父吴明煌起移居仪征,晚年流寓泰州.原名廷飏,字熙载,50岁后更字让之.攘之,号让翁.攘翁.晚学居士.晚学生.方竹丈人.言庵.言甫.难进易 ...

  • 入法入门:学篆书,这是第二个关键点

    前面我们已经讨论过了,学篆书的第一个关键点,也是首要必须解决的问题是中锋问题.我们也提供了八个方向运笔写藏锋.回锋线直线的练习方法.但问题马上就来了.如果遇到曲线呢? 一.曲线导致的调锋问题 如果汉字 ...

  • 从部首开始学篆书

    赛大家集字书法字典 非常好用的集字书法字典,汇集历代书法名家超过四十五万枚书法图片,可按草.行.楷.隶.篆.魏碑六体通篇查询.查询结果可选字排版,可整体生成图片--乃集字"神器", ...

  • 倪海厦:学中医不知如何入手,跟着这五个步骤可学好纯正中医

    以下文字转自网络,原作者见谅! 2017-03-22 馮霩 许多的朋友都会问,我想学中医,我想学好中医怎么学?其实二羊我也是一路摸爬滚打,一路跌跌撞撞.始终觉得不其门而入.回过头才发现,根基很浅,中医 ...

  • 青山学几款值得入手的家常菜,专治请客不知道煮什么,一上桌就光盘行动

    葱油千层饼 1.面加适量的水和发酵剂揉至无干粉不粘手即可.用保鲜膜包起来隔水放温水.发酵至1.5倍大小即可 2.发酵好了以后.底下铺点面粉.揉至松软不粘手 3.葱切小段备用 4.将面擀开.加油.不要太 ...

  • 学篆书,也得懂点秦诏版权量铭文

    公元前二二一年,秦始皇统一了六国,结束了战国时期的混乱政局后,为了巩固中央集权统治和发展经济,采取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 统一度量衡就是他的一项重要改革. 他用当时的最高法令形式--"诏书&q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