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史斑斑|鼎盛千秋:西周大盂鼎、大克鼎的故事

(0)

相关推荐

  • 国之重器 大盂鼎和大克鼎背后的故事

    ------------------------------------------------------------------- 说起咱们大美中国的历史文化,可是绕不开鼎的,鼎是我国青铜文化的代 ...

  • 『鼎盛千秋』—— 上海博物馆受赠青铜鼎特展(大盂鼎大克鼎重聚)

    天逸出品 聚焦高等书法教育,推介年轻艺术家. 205篇原创内容 公众号 澎湃新闻记者从6月10日下午在京召开的中国国家博物馆与上海博物馆馆际合作新闻发布会上获悉,上海博物馆将于6月18日举办" ...

  • 国博禁止出境文物(十四)西周大盂鼎

    用这首曲子纪念潘达于老人. 大盂鼎,又称廿三祀盂鼎,高101.9厘米,口径77.8厘米,重153.5千克,被认为铸于西周康王时,1849年据传出土于陕西郿县礼村,曾长期由苏州潘家收藏,1952年捐赠入 ...

  • 三座青铜大鼎的背后故事:国博“礼和万方”特展览过眼录

    小伙伴们还记得之前我们说"盂克双鼎即将在上博国博重聚 文博在线"的事么?这一天,终于等来了! 三鼎同框 除了"盂克双鼎",国博还给了我们"惊喜&quo ...

  • 国博禁止出境文物 · 大盂鼎

    用这首曲子纪念潘达于老人. 第十三件,西周青铜器大盂鼎 大盂鼎,又称廿三祀盂鼎,1849年出土于陕西郿县礼村,1952年藏于上海博物馆,1959年转至中国历史博物馆,2002年列为首批禁止出国(境)展 ...

  • 看看老学霸家里都收藏什么?

    周康王时期 大盂鼎 国家博物馆藏 每年6月下旬,一批新的学霸初出茅庐,他们即将踏入各大知名院校,步伐坚定,野蛮生长...... 中国自古以来就盛产学霸,而当年多数学霸都喜欢收藏点古物,让我们拨开历史的 ...

  • 鼎盛千秋——上海博物馆受赠青铜鼎特展

    大盂鼎.大克鼎和毛公鼎,被称为"海内三宝",现分别收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上海博物馆和台北故宫博物院. 大盂鼎和大克鼎曾由晚清重臣潘祖荫(1830-1890)收藏,新中国成立后,潘达 ...

  • 西周《大克鼎》金文赏析

    西周<大克鼎> 书法密码微店 <大克鼎> 大克鼎腹部纹饰 大克鼎耳纹 大克鼎足纹 大克鼎为西周孝王时期器物.1890年陕西省扶风县出土,同时出土的还有鼎.钟等器,都属于一个名叫 ...

  • 赏鉴 | 西周《大克鼎》

    <大克鼎> 大克鼎腹部纹饰 大克鼎耳纹 大克鼎足纹 大克鼎为西周孝王时期器物.1890年陕西省扶风县出土,同时出土的还有鼎.钟等器,都属于一个名叫克的贵族.此鼎形体巨大,高93.1厘米,重 ...

  • 学习金文书法的好范本,西周大盂鼎铭文拓片高清赏析

    <大盂鼎>又称盂鼎,之所以冠以"大"是为了区别于小盂鼎.这两个鼎同出,但小盂鼎原器已失,仅存铭文拓本.其书法体势严谨,字形,布局都十分质朴平实,用笔方圆兼备,具有端严凝 ...

  • 青史斑斑|最后的全家福

    邓中夏与妻子李慧馨.孩子在莫斯科的合影 中华民族是崇尚英雄.成就英雄.英雄辈出的民族.清明缅怀英烈是我们悠久而有生命力的传统. 青山有幸埋忠骨.南京中华门外, 雨花台 下,难以计数的共产党人和爱国志士 ...

  • 青史斑斑|泱泱千年 庙堂仪范

    <便桥会盟图>局部.这一部分展示的是马球比赛,马球比赛是唐朝一项十分流行的运动.(资料图片) <雪夜访普图>局部.画中上首坐者是宋太祖赵匡胤,他侧耳倾听一旁的赵普的谈话,赵普的 ...

  • 西周《大克鼎》金文书法欣赏

    <大克鼎> 大克鼎腹部纹饰 大克鼎耳纹 大克鼎足纹 大克鼎全形及铭文拓片附四家题跋 <大克鼎>铭文拓片 <大克鼎>铭文 专栏 书法密码

  • 中国古代社会的鼎盛时期——西周

    原创2021-08-14 10:02·白杨的一生 西周(前1027~771年)是中国继夏商之后的第三代王朝,也是中国古代社会的鼎盛时期. 周族始祖为黄帝族,夏朝时,周族首领弃其为后稷,管理农业,周族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