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想其人如啖蔗(二)
相关推荐
-
古人奇思妙想佳句集锦,你最喜欢哪一句?
海水直下万里深,谁人不言此离苦? --唐·李白<远别离> 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náo)欲度愁攀缘--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 --唐·李白&l ...
-
秋日,该去访访他们的菊花
微刊第366期 秋日,该去访访他们的菊花 一簇俏红在窗外,催醒我访菊梦 金秋十月,阳光朗朗,秋风习习. 一簇俏红,嫣然浅笑轩窗外.正散步的我,看见这盛开的红菊,恍然大悟:我是该去访访他们的菊花啦. 陶 ...
-
4首读起来很狂诗,黄巢的“我花开后百花杀”,真是石破天惊
苦昼短--唐·李贺 太白仙才,长吉鬼才.诗鬼李贺虽然英年早逝,但这并不妨碍他的天纵英才,只要李贺一下笔,就绝无庸俗之语. <苦昼短>这一首,充满着激情与浪漫: 飞光飞光,劝尔一杯酒. 吾不 ...
-
这首诗歌脍炙人口,苏轼对作者无比佩服,视为自己的偶像
我们知道在历史文坛上,"唐宋八大家"是极为响亮的名字,很多人却误以为是八位伟大诗人.其实,八大家是唐代和宋代八位散文家的合称,排名第一和第二位的,是古文运动的领袖韩愈和柳宗元. 相 ...
-
心想其人如啖蔗(一)
上一章谈到,诗歌中从物象(事象)到意象再到典故,是一种"减法之下的天人合一".减法的结果,使得我们身处的世界,一花一木都有了感情,都有了风情.而对"诸事物"做减 ...
-
心想其人如啖蔗(三)
(一)酒之太白 太白诗作,带着一股浓浓的酒味.聚众当然他喝:"壶浆候君来,聚舞共讴吟"( <赠从孙义兴宰铭>).但是我们常说"一人不喝酒,二人不赌钱" ...
-
心想其人如啖蔗(四)
(二)茶之东坡 倘若坡公欲印制名片如同今人之格式,那下列成就皆缺一不可: 1文 唐宋八大家 2诗 欧苏 3词 豪放 苏辛 4书法 苏黄米蔡 <黄州寒食帖>被称为天下第三行书 5绘画 苏文 ...
-
心想其人如啖蔗(五)
(三)秋之子美黄山谷有一句写杜甫的名句叫做"醉里眉攒万国愁",抓住了杜甫的"愁"这一特征. (图片来源于网络)愁,形声兼会意,从秋从心,秋心易愁是也.所谓&qu ...
-
心想其人如啖蔗(六)
在讨论"菊之靖节"前,我们增加一个思考: (四)人与象结合到极致的问题 酒之李白.茶之苏轼.秋之杜甫,都体现了人通过诗于自然的特有交融.可以说李白.杜甫.苏轼找到了最好的寄寓,也可 ...
-
心想其人如啖蔗(七)
四."心想其人如啖蔗"之人象相分 "人从宋后少名桧",诚然,我们发现诗歌范畴内,一些典型的人与典型的象,往往会呈现得难分难解.本章以上三个部分,强调了太多&qu ...
-
心想其人如啖蔗(八)
五."心想其人如啖蔗"之关于作者之外的"人"与"象" 本章"心想其人如啖蔗"是讨论诗歌中"人"与&q ...
-
《地理啖蔗录》精要(二)
<地理啖蔗录>精要(二) 耕田的山里人 整理 地理风水龙之剥换 1.剥换为要. 龙之剥换如人换裳.如蝉退壳,一剥一换大生细.粗易细.凶变吉.老抽嫩.剥换跌断不嫌多,如无传变穿落就无造化, ...
-
太极拳是用盆骨来打人的!十二种松胯状态的练法与用法!
推荐阅读 经典原创文章:鹅梨帐中香的前世今生 近代太极拳重要人物杨露禅,教了吴全佑功夫,是为吴氏太极拳之始,后来杨露禅告老回乡,吴全佑尾随不舍,杨便下轿对他说:"我当天发誓,全部功夫都已教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