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举考试作弊:奇葩在民间
相关推荐
-
通往公正的路(附2016考研泄题案处理结果)
2015年11月1日起施行刑法修正后新增加的一条,在第二百八十四条后新增一条:"在法律规定的国家考试中,组织作弊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 ...
-
顺治十四年顺天丁酋科场案
清朝入关后,很多体制都沿用明朝,包括科举考试制度.此制度是隋朝发明,西方国家认为此制度在选拔干部上有一定科学性,因此把隋文帝称为千古一帝.虽然历代王朝对科举制度都制定了一套严格的程序,但依然有作弊行为 ...
-
探秘古代科举考试作弊手段,估计你都办不到
文/段生军 [作者简介]段生军甘肃民勤人,<作家荟><写乎>签约作者,<中外文艺>特邀作者.一个闲暇时喜欢读书码字的人. [本文由作者授权发布] 自从隋朝选拨人才采 ...
-
清朝的“准考证”太简单,可是为何作假的学子非常少,原因有三点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孟郊的一首<登科后>,将金榜题名的得意畅快,展现得淋漓尽致.清朝的准考证没有现代准考证复杂,按照道理来说,应该会有很多考生为了&qu ...
-
科举1300年:一部令人震撼的古代科举考试作弊史!
科举1300年:一部令人震撼的古代科举考试作弊史!
-
明朝最奇葩的一次科举考试,惊动了朱元璋,录取结果却是相反的
作为一个农民出身的皇帝来说,或许从情感上对科举考试来选拔自己的属下,是更有期待之意的,是更应该尊重知识的,是在学问面前更应该讲究公平的.但对于一个不同寻常的朱元璋来说,可就不是这样的.在其做皇帝的年头 ...
-
紫雨轩书话:宋代与清代科举考试的一甲前三名
2021年5月6日 [书事](1)下午3:09-4:26分,我在县新华书店续读<是非红楼:俞平伯1954年以后的岁月>,所读为第六章<两度故乡行>(P111-P134页),本章 ...
-
考试作弊的优劣
一 我想请你来做一个有趣的测试. 假如你现在已经工作了,有一天,你突然可以穿越,回到高考前夜. 因为你是从未来回去的,所以你拥有高科技优势. 你拥有一个可以上网的智能眼镜,即使你将其带入考场,也没人怀 ...
-
你想知道古代科举考试的试题内容是什么吗?清代最后一届科考试题
古代科举考试一共考三场,每一场考三天.无论乡试.会试都是这样,可以说比现在的高考更烧脑,有的考生考完就晕倒了:但一旦考上就咸鱼翻身了,朝廷直接分配工作,而不像现在的高考考上才能读.下面是清朝最后一界科 ...
-
明朝科举考试的最后一关,看完殿试全过程,不由感慨伙食真好
综述 殿试作为科举的最高一级考试,由皇帝亲自担任殿试主考官,其结果决定了考生排名. 通过殿试者直接由皇帝赐进士出身,选拔的是明代政治核心圈高级官僚群体的后备人才.因此,殿试在明代的取士链条中,具有极其 ...
-
才学八斗的诗仙李白为什么不去参加朝廷的科举考试?
关于诗仙李白的家世和身世,唐代当时就讳莫如深,特别是对其祖父. 曾祖父 ,史料无一记载.李白自己很少谈及家世,偶有所及,也往往只提远祖,讳言近亲,闪烁其辞,故布疑阵. 上世纪90年代,吉尔吉斯斯坦考古 ...
-
容易搞错的科举考试误区,唐代与明清的进士根本不是一回事
科举制是中国古代社会通过分科考试的办法选拔官吏的一种考试制度.古代读书人寒窗苦读,信奉"书中自有黄金屋",就是希望通过科举考试,考取功名,实现"飞黄腾达",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