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夏王》摘抄:在大唐的怀抱中<剪不断理还乱的唐蕃关系>8
相关推荐
-
统治半个中国,一度杀进长安,唐朝时的吐蕃,为何如此强大?
唐朝时,在青藏高原兴起了此处数千年历史上最强盛的政权:吐蕃帝国(公元618年至公元842年).其最强盛时,领土版图曾囊括整个中国西部地区,兵锋更远及中亚地区和印度地区,同时和唐帝国.回鹘汗国.阿拉伯帝 ...
-
张小敬那个坑爹的老上级,本是大唐名将却最终晚节不保|文史宴
在电视剧<长安十二时辰>中,男主角张小敬吸引了很多观众的眼球.张小敬下狱之前,曾在长安万年县做过九年时间的不良帅:而在做不良帅之前曾是陇右军中的一员,参加了开元年间大唐边境的一系列战斗.在 ...
-
《西夏王》摘抄:在大唐的怀抱中<党项羌见证唐蕃间的那段如歌岁月>8
当然,从恢复汉皇朝所拥有的西域疆域的角度说,唐皇朝也负有维护疆域完整的民族.历史责任,而西汉帝国都城也和唐帝国都城一样在长安,从历史角度同样也说明必须拥有河西走廊.青海和西域的重大战略意义.当然,长安 ...
-
《西夏王》摘抄:在大唐的怀抱中<女皇武曌对帝国西部的经略>4
武周圣历元年(698),赤都松赞与大臣论岩密谋,决意铲除起政(钦陵)及其家族,遂派兵袭击了起政家族的大本营秦域(系吐蕃人对吐谷浑故地的称谓,指今青海东部.南部和甘肃西部.南部.秦,指古代的秦人.秦国. ...
-
《西夏王》:在大唐的怀抱中<南诏反复无常,吐蕃趁火打劫>5
此役之败,使南诏与吐蕃间有了嫌隙:吐蕃摆出一副大邦上国的姿态,将失利的责任全部归咎于南诏,不仅加以言语斥责和羞辱,甚至将原来授予其的"赞普钟南国大诏"的封号降为"日东王& ...
-
《西夏王》:吐蕃没落与回纥西迁<党项在汉与吐蕃间>2
吐蕃史书中将族源自称为来自"猕猴种",这与党项羌的族源来源自称别无二致,同时代的羌人族群中的宕昌羌.邓至羌等,也都自称为猕猴种.同时,这些族群都以羊为本族的图腾或敬为祖先神明,充分 ...
-
《西夏王》:吐蕃没落与回纥西迁<“(唐)皇帝犹念陷蕃生灵否”?>4
喜不自禁的宣宗,特下诏命褒奖张议潮等人的忠勇和殊勋,诏令:"(张议潮)抗忠臣之丹心,折昆夷之长角.窦融(-16~62,今陕西咸阳人,东汉初年大将,王莽'新'朝立,任强弩将军司马,拜波水将军, ...
-
《西夏王》:吐蕃没落与回紇西迁<〔唐〕皇帝犹念陷蕃生灵否?>1
安史之乱带给中国历史的,绝不仅仅是大唐皇朝的由盛而衰,也不仅仅是李氏皇族的繁华落尽,更是中华大地由美丽富饶而变为满目疮痍,是对芸芸众生.黎民百姓特别是对中华文明的忠贞不贰之士的身心摧残与自尊践踏,河西 ...
-
《西夏王》:吐蕃没落与回纥西迁<党项羌拓跋氏的发轫>1_天禄琳琅主人-YJ
党项羌部落联盟八部中的拓拔部,在唐初时与吐谷浑关系密切,其首领拓跋赤辞曾助吐谷浑人进攻唐帝国,失利后与其子拓跋思泰一道率众降唐.高宗龙朔年间(661~663),因不堪忍受吐蕃人的不断袭扰与横征暴敛,拓 ...
-
党项羌文明与西夏湮灭之谜
之前坐观君分享过不少宋朝历史,谈及这段历史,与之并立的西夏不能忽视.这可是党项族的辉煌. 关于游牧民族,我分享过不少文章,包括极简游牧民族关系史,匈奴人的历史,契丹人的历史,蒙古人的历史,等等.我特别 ...
-
“党项羌者,不知稼穑”,探讨西夏党项族饮食结构转变的原因
引言 西夏国又名邦泥定国,是汉语"白上国"的西夏语音译,由党项族后人李继迁之孙元昊于1038年10月11日建立,国号大夏,因居于北宋之西故被称为西夏.李继迁源于北魏鲜卑拓跋氏,其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