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宗祠文化、水文化、村文化、石文化著称,贵州三门塘村古建筑群

(0)

相关推荐

  • 美丽乡村文化骆家:厚重的历史文化与旗袍秀水乳交融,相映成趣,你去了吗?

    很早的时候,就知道宁远有一个古村,它叫上宜骆家.人民公社时期它属上宜公社,后来又叫上宜乡,再后来撤区并乡建镇,则称冷水镇.骆家文化底蕴深厚,在县一中读书时,就有四五个同学姓骆,都是上宜骆家的. 上宜骆 ...

  • 流坑村古建筑群——千古第一村

    保持了明中晚期的村落格局 傲视苍穹的董氏宗祠花岗岩残柱 住宅因地理环境和风水说影响大都坐南朝北 文物建筑状元楼.五桂坊.棋盘街 [   这就是今天的主角   ] 流坑村古建筑群 --千古第一村  流坑 ...

  • 第七批国保--古建筑(67)

    本篇要目: ******************************* 1361.榕江大利村古建筑群 明至清                   贵州省黔东州榕江县 1362.楼上村古建筑群 明至 ...

  • 贵州省天柱县三门塘村(侗族)

    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天柱县坌处镇三门塘村,清水江边一个古老又秀美的侗寨,有"北侗第一寨"之称.曾是清水江上最重要的物资集散地,直到上世纪五十年代,码头上挤满了木船,江面上漂满 ...

  •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金华 俞源村古建筑群

    俞源村古建筑群位于金华市武义县俞源乡 元至清 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去俞源村要先到武义,武义汽车西站有发往俞源的中巴,车一直开到村口. 村里很安静,村民不多,游人仅我一个,天公也不作美,一会儿风 ...

  • 浅谈奇石文化的内涵以及赏石文化的积极意义

    奇石的称谓有十几种之多比如雅石.供石.案石.玩石.趣石等,日本人称奇石为水石,韩国人称奇石为寿石.从奇石的命名中我们可以看出奇石的特点,奇.美.雅.丑.幽:我们也可以看出"奇石"对 ...

  • 村名石上——永兴街道汀河村

    汀河村[Tīnghé Cūn] 永兴镇辖区内的村民委员会.位于永兴镇北部.距离永兴镇人民政府驻地7.9千米.人口118人.面积1.6平方千米. 因一河汇入另一河处形成丁字形而取名"丁河&qu ...

  • 终南山柞水阳坡院子民俗文化村美景如诗如画

    (搜影中国)近日,开车自驾去陕西柞水县的阳坡院子游玩,外面看着和平常农户家的房子一样,可是走进去一看,把我小编直接惊呆了,里面和外面完全就是天壤之别,装修非常的讲究,整个院子种有竹子,沙池,灯带,小土 ...

  • 国家历史文化名村——广东石楼大岭村

    大岭村位于广州市番禺区石楼镇西北面.国康大道路旁,距离市区15公里,离石楼镇中心城区约3公里,交通比较方便,地理位置比较优越. 村委会积极发展经济,建有一个约180亩的菩山工业区,增加村集体经济和村民 ...

  • 赏石文化中的“形”与“意”

    中国的赏石文化起源很早,但真正赋予文化内涵的赏石活动则兴起于唐代,虽然经过了千百年来文人雅士的膜拜.研究.推崇,到今天为止却好像仍困惑对于艺术品来说石头是什么,或者说石头到底是不是艺术品,石头的艺术性 ...

  • 村名与文化:鱼 村

    鱼村,位于贾村乡西南边沿,水深土厚,十年九旱,属贾村乡政府领导,东临大谢庄,西至小谢.吴村,南连东和.年村,北至大谢.总面积1.250平方千米.全村130户,470口人,耕地面积1624亩.以农业为主 ...

  • 中晚唐赏石文化:赏石文化的第一座高峰(一)

    我国赏石文化源远流长,但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赏石文化处于孕育发展期,仅有零星的自发赏石活动,不成系统,影响也不大.魏晋南北朝时期,道家文化.山水文化.美学思想都为赏石文化兴起和发展创造了条件,终于在中晚 ...

  • 群英荟萃(中晚唐赏石文化:赏石文化的第一座高峰(二))

    接上篇: "群英"中有许多诗人,他们留下的赏石诗,是当时赏石文化活动的生动记录和第一手资料.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中唐诗人.他和白居易是好友,一同欣赏过牛僧孺的奇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