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心赴救:攻下承气救中风患者于危亡
相关推荐
-
中风急性期重视通腑泄浊、醒脑开窍
今日头条:中医林佳明 荔枝微课:中医林佳明 更新时间:每天更新 今天是我写日记第1003天. 师父说中风:突出中医特色,运用中药.穴位放血.针刺.艾灸等方法,在急性期重视通腑泄浊.醒脑开窍.尽快祛除瘀 ...
-
【节选自大公鸡报晓】踏访100位民间中医(51)济南宫长祥
【节选自大公鸡报晓】踏访100位民间中医(51)济南宫长祥
-
中风后遗症中医治疗一例
患者张某,女,51岁,急性冠脉综合征伴脑梗治疗后3月,出现头晕,右侧手臂无力,疼痛,畏寒怕冷,咽中有痰,入睡困难,眠浅多梦,舌质暗淡,苔腻.中医属气虚痰凝血瘀,予血府逐瘀汤加减,舌象及处方如下: 二诊 ...
-
用清热攻下的承气汤后,反而高热40℃,为什么呢?
大塚敬节的<汉方诊疗三十年>:十年前的事情,有一位患者急性肺炎高热,数日无大便,以通便的目的投予了调胃承气汤少量顿服,夜间腹泻十余次,第二天邀我往诊,体温反而超过40. 0℃, 脉乱而无力 ...
-
七旬老人十几天未排便!直肠癌晚期,不大便,用猛方4味药,攻下积实,承气通便,人舒服
大承气汤就是治疗这些病症的首选方,全方虽然只有四味药,但它的治病效果却一点都不减.大承气汤证是因伤寒之邪向内传化到阳明之腑,入里化热,和肠中的燥屎相结,导致腑气不通,大便不行.肠腑之热,入里伤津,津 ...
-
霍去病攻下4座重镇,汉武帝分别取了4个霸气名字,中国受益至今!
公元前123年,年仅17岁的霍去病被汉武帝任命为"骠姚校尉",跟随大将卫青出征漠南匈奴. 霍去病初战便告捷,显示了他与众不同的战争艺术,以800人斩获匈奴2028人,其中包括了相国 ...
-
小品《民国往事》蔡明穿越回民国和于洋赌命,霸气救下句号爷爷
小品《民国往事》蔡明穿越回民国和于洋赌命,霸气救下句号爷爷
-
从病例肺癌广泛脑转移的失眠狂躁患者谈逐瘀攻下治精神系统疾病
从病例肺癌广泛脑转移的失眠狂躁患者谈逐瘀攻下治精神系统疾病
-
星蒌承气汤治疗中风阳闭证痰热腑实证
星蒌承气汤 主要组成:生大黄.芒硝.瓜蒌.胆南星. 临证加减:热象明显者,加黄芩.山栀:年老体弱津亏者,加生地.麦冬.玄参. 若大便多日不解,出现躁扰不宁,神识恍惚者,此为浊气不降,上蒙清窍而为中腑证 ...
-
霍去病攻下4座重镇,汉武帝分别取上4个霸气名字,我国受益至今
西汉汉武帝时期,匈奴四处为患,少年将军霍去病封狼居胥,建立丰功伟业,成为了后世所有将领必胜的目标."低头拜县吏,谁拟霍将军",宋代诗人林同也有同样的雄心壮志,希望达到霍去病一般的成 ...
-
十、若汗多,微发热恶寒者,(则)外未解也,其热不潮,(又)未可与承气汤(主之);若腹大满不通者,可与小承气〔汤〕,微和胃气,勿令〔至〕大泄下。原文208后段
十.若汗多,微发热恶寒者,(则)外未解也,其热不潮,(又)未可与承气汤(主之):若腹大满不通者,可与小承气[汤],微和胃气,勿令[至]大泄下.原文208后段 [郑论] 按汗多微发热.恶寒,在久病阳虚 ...
-
三十一、伤寒五六日,呕而发热者,柴胡汤证具,而以他药(即承气之类,非有别药也。)下之,柴胡证仍在者,复与柴胡汤,此虽已下之,不为逆……
三十一.伤寒五六日,呕而发热者,柴胡汤证具,而以他药(即承气之类,非有别药也.)下之,柴胡证仍在者,复与柴胡汤,此虽已下之,不为逆,必(兼之)[蒸蒸而振](蒸蒸,身热汗欲出之状也:振者,振振然动摇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