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知识故事集•汉献帝求援,“说曹操,曹操就到”189

31.汉献帝求援,“说曹操,曹操就到”

当人们刚提起某人时,某人就出现了,我们就会不由自主地说:“说曹操,曹操就到。”这句俗语的来历跟曹操派救兵解救汉献帝的一段故事有关。

东汉后期,少帝登基,太后临朝,外戚执掌朝政,似乎已成惯例。当时执掌朝政的灵帝何皇后之兄何进,为消灭强大的宦官势力,密召凉州大豪强董卓入朝,不料宦不料宦官首先动手,杀死何进,裹挟少帝与刘协夜出洛阳城北门外。时为廷尉的大士族豪强袁绍,起兵诛杀宦官,格杀二千余人,一些没长胡须的人也被当做宦臣杀掉。

在洛阳北门之外,一行人遇到了带兵前来“勤王”的董卓,少帝刘辩在骄横的董卓面前面如土色,九岁的陈留王刘协却对董卓厉声呵斥:“既然你前来勤王救驾,见了皇帝为何不跪?”

陈留王刘协的下马威打掉了董卓的威风,也打出了董卓的好感。董卓进京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将懦弱的汉少帝踢下台,把皇袍披到了陈留王刘协身上,理由是他有威仪,聪敏好学。

登基登得热热闹闹,然而还未等汉献帝刘协从兴奋中冷静下来感谢董卓这个大恩人,一切就改变了。董卓控制了朝廷,也控制了他这个新皇帝。他不过是个空头的天子,无权、无势、无力,不要说重整祖业,就连起码的尊严也不能保障。董卓为避反董联盟的锋芒,烧毁洛阳宫殿,把他这具木偶搬到了长安,并准备取而代之,改朝换代。

汉献帝所能依赖的只有以王允为首的文官集团,他们与地方势力联络,企图消灭董卓,而董卓则以武力抗衡,大开杀戒,史载“诸将言语有蹉跌者,便戮于前,人不聊生”。后来王允借吕布之手杀死董卓,但王允又不执行分化瓦解政策,一味株连,“时百姓讹言当悉诛凉州人,卓故将校遂转相恐动,皆拥兵自守”。李榷等董卓部将请求赦免,也遭到王允的拒绝,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拥兵十万攻下长安,朝中大臣被杀无数,“吏民死者万余人,狼藉满道”。

汉献帝被迫封李榷为扬武将军,郭汜为扬烈将军。然后,李榷、郭汜等处死了王允,砍断了献帝的支柱。公元192年9月,李榷、郭汜再次封侯,朝政皆出其门。后二人相互猜疑,引兵相互攻打。李榷扣留献帝,郭汜抵押群臣。后在李催与郭汜火拼时汉献帝曾一度脱离险境,然而李榷、郭汜二人合兵后继续追拿汉献帝。有人献计推荐曹操,说他平剿青州黄巾军有功,可以救驾。然而信使还没有出去,李榷和郭汜的联军就已经杀到了。汉献帝眼看走投无路了,这时夏侯敦奉曹操之命率军杀来,结果“保驾”成功,后将李郭联军击溃,曹操被加封官爵。

众臣都说,正要去找曹操救驾,没想到曹操的救兵就到了,真是“说曹操,曹操就到呀”!于是“说曹操,曹操就到”一语便逐渐流传开来,用来形容行动迅速,事有巧合。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