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篇短文只有六十八个字,却写尽山川之美
相关推荐
-
道教茅山派祖师,竟然是语文课本里一位大诗人?
上学时用的语文教材是人教版的同学,想必都学过这么一篇课文:"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这篇文章的名字叫做<答 ...
-
“山中宰相”陶弘景
陶弘景是南齐.南梁时期的道教茅山派代表人物之一,出身江东名门丹阳陶氏,祖父陶隆曾在刘宋孝武帝朝因功而封为晋安侯,父亲陶贞宝也是官至江夏孝昌相.陶弘景"幼有异操,年四五岁,恒以荻为笔,画灰中学 ...
-
一心归隐的“山中宰相”陶弘景
龙虎山道教 昨天 尧舜"攻遂,身退,天之道",之道",为道家最好范例,亦是最能突显道家之情怀的行为.这"功遂身退"的情怀,亦被后世的道家所效法,东晋时 ...
-
《管理:实务篇》第六十八讲:“控制”与“失控”
控制与失控 本文开始中,我们要从两个晦涩且意思非常接近的词开始谈绩效的问题,在英文中,这两个词是:Control和Controls,听起来,一个是复数而已.在在社会机构的字典中,"控制&qu ...
-
怪想之圆周率学历史六十八 288(西晋)终篇
今天,2020年12月31日星期四 是2020年的最后一天 明天,就是新的一年的开头 元旦节 感谢各位读者朋友的阅读,可能默默的文章会比较枯燥(*^▽^*) 新的一年,换一种新的心情姿态去迎接! 相信 ...
-
一起来读《黄帝内经》-99-素问·六微旨大论篇第六十八(1)
岐伯有道 今天 [免责声明]图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一起来读黄帝内经-99-素问·六微旨大论篇第六十八(1)来自岐伯有道00:0014:51 粤.一起来读黄帝内经-99-素问·六微旨大 ...
-
第四百六十八篇 巴林右旗西本包楞红山文化遗址
西本包楞红山文化遗址位于巴林右旗查干诺尔苏木境内,该遗址出土了玉匕形器等红山文化玉器(见图1). X 图1 玉匕形器 兴隆洼文化 长14.9厘米,宽2.7厘米,厚0.9厘米.巴林右旗查干诺尔苏木西本包 ...
-
黄帝内经| 六微旨大论篇(六十八)
原文和白话文翻译 [原文]黄帝问曰:呜呼!远哉,天之道也,如迎浮云,若视深渊,视深渊尚可测,迎浮云莫知其极.夫子数言谨奉天道,余闻而藏之,心私异之,不知其所谓也.愿夫子溢志尽言其事,令终不灭,久而不绝 ...
-
《黄帝外经》·伤寒知变篇六十八
以武学打开世界 雷公问曰:伤寒一日,巨阳受之,何以头项痛,腰脊强也?岐伯曰:巨阳者,足太阳也.其脉起于目内眦,上额,交巅入络脑,还出别下项,循肩膊内,挟脊,抵腰中,寒邪必先入于足太阳之经,邪入足太阳, ...
-
第五百六十八篇 农牧交错带变迁对蒙古族经济文化影响
X [转载]北方农牧交错带变迁对蒙古族经济文化类型的影响(摘要) 蒙古族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草原游牧民族,世代生息繁衍于广阔的草原地带.族源以及分布区域决定了蒙古族以草地畜牧业为基本生计方式,并在此基 ...
-
精读系列第六十八篇:谁说清代不如汉唐?诗词散文小说戏曲大繁荣
精读系列第六十八篇:谁说清代不如汉唐?诗词散文小说戏曲大繁荣
-
第六百六十八篇 内蒙古集宁路古城遗址
X 图1 窑藏出土现场. 元代"路"一级城市的重要发现,揭示出元代城市制度.经济文化生活的一幅生动画面. 遗址位于内蒙古乌兰察布盟右前旗巴音塔拉土城子村,北邻110国道,古城建于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