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悬解》少阳坏病——柴胡桂枝干姜汤、大陷胸汤、半夏泻心汤
相关推荐
-
外感表解而热不退医案 – 经方派
贺某,男,8岁,初诊日期1965年10月23日,感冒发热一周,每日上午11点半出现发热(T38℃左右),汗出,至夜12点后烧自退,饮食精神好,大便隔一二日一行,他无不适.舌苔白润,脉虚数. 辨六经为太 ...
-
卷五、六 5,订正仲景全书伤寒论注少阳病篇
在所禁故立小柴胡汤和解法加减施治,然小柴 胡加减法中又有口不渴身有微热者加桂枝以 取汗:及下后胸脇满微结小便不利渴而不呕头 汗出往来寒热者用柴胡桂枝干姜汤汗之:又有 ...
-
柴胡系方剂(2)柴胡桂枝汤
乔巴小一笔记 把中医重点整理给你看 239篇原创内容 公众号 点击上方卡片关注我
-
《伤寒论》中关于“颈项不适”治疗
<伤寒论>中关于"颈项不适"治疗 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25页) 病身热足寒,颈项强急,恶寒,时头热面赤,目脉赤,独头面摇,卒口噤,背反张者, ...
-
《伤寒悬解》少阳传太阴——柴胡桂枝干姜汤
少阳坏病入太阴去路二章 少阳三十二 伤寒五六日,已发汗而复下之,胸胁满微结,小便不利,渴而不呕,但头汗出,往来寒热,心烦者,此为未解也,柴胡桂枝干姜汤主之. 1 少阳病,不可发汗,也不可泻下.若汗下 ...
-
『名医经验』从少阳枢机论柴胡桂枝干姜汤
柴胡桂枝干姜汤首见于<伤寒论>第147条:"伤寒五六日,已发汗而复下之,胸胁满微结,小便不利,渴而不呕,但头汗出,往来寒热,心烦者,此为未解也,柴胡桂枝干姜汤主之."在 ...
-
『伤寒验案』伤寒名医验案:柴胡桂枝干姜汤
柴胡桂枝干姜汤[方药]柴胡半斤(15克)桂枝三两(去皮)(9克)干姜二两(6克)栝蒌根四两(12克)黄芩三两(9克)牡蛎二两(熬)(6克)甘草二两(炙)(6克)[煎服]上七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 ...
-
《伤寒悬解》——坏病提纲两条
太阳百三十三 伤寒,吐下后,发汗,虚烦,脉甚微,八九日,心下痞硬,胁下痛,气上冲咽喉,眩冒,经脉动惕者,久而成痿. 1 伤寒,吐下后,而又发汗,阳虚生烦,脉甚微弱,至八九日,心下痞硬,胁下疼痛,缘阳亡 ...
-
43少阳胆经坏病方--柴胡桂枝干姜汤
柴胡桂枝干姜汤 柴胡 黄芩 炙草 桂枝 牡蛎 瓜蒌根 干姜 少阳经病,汗下并施.胆经伤则寒热往来,胸胁满结,脾土伤,则湿生尿短,中气伤则相火不降,烦渴头汗.柴芩解少阳,除寒热,舒胸胁,牡蛎消满结,瓜蒌 ...
-
《伤寒悬解》少阳坏病——柴胡加龙骨牡蛎,柴胡加芒硝汤
少阳二十七 少阳中风,两耳无所闻,目赤,胸中满而烦者,不可吐下,吐下则悸而惊. 太阳中风,而传少阳,是谓少阳中风.少阳之经,脉循两耳,少阳病则经气上逆,浊气上填,故两耳无闻:少阳之脉,起于目之锐眦,相 ...
-
《伤寒悬解》少阳坏病——小建中汤,炙甘草汤
伤寒悬解卷九 少阳经下篇十六章 少阳坏病 少阳在半表半里之间,故宜小柴胡,半表半里治之.而半表之阳盛,则小柴胡之黄芩不足以清表阳,而人参反益半表之热,服柴胡汤已,渴者,属阳明是也.半里之阴盛,则小柴胡 ...
-
《伤寒悬解》少阳坏病——结胸与痞证
少阳坏病结胸痞证五章 病在少阳,或入阳明之腑,或入太阴之脏.将入阳明,而经证未罢,下早则为结胸,将入太阴,误下则为痞,与太阳之结胸.痞证由来正同也. 1 师言经证未罢,下早而为结胸,感觉不妥,经证未罢 ...
-
《伤寒悬解》太阳坏病栀子类汤——五方
太阳八十七 伤寒下后,心烦腹满,卧起不安者,栀子厚朴汤主之. 1 下伤中气,枢轴不运,是以腹满:阳明上逆,浊阴不降,腐败壅塞,宫城不清,是以心烦.烦极则起卧不安.栀子厚朴汤,厚朴.枳实破壅满而降逆,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