碾破香无限——宋代茶臼
相关推荐
-
瓷的器型——渣斗
渣斗,上部为浅腹敞口碗,下接盂或小口罐,流行于唐宋时期,后绝现.长期以来,文博界将唾壶与渣斗相混淆,名称互用,认为渣斗是由唾壶演变而成,其功用亦是盛放鸡骨鱼刺或者唾液等.笔者在前文<对传统认知的 ...
-
博物馆茶器大赏,是一场审美盛宴
茶文化在中国几千年历史文化长河中,是绕不开的一章,它在每一个历史时期都留下了深深的烙印. 茶具,是茶道文化中最具有表现力的载体之一,在中国源远流长的茶文化中是点睛之笔.古代茶具种类繁多.样式巧妙,收藏 ...
-
茶具杂说
鲁迅先生在<喝茶>一文中曾这样写道:"喝好茶,是要用盖碗的.于是用盖碗.果然,泡了之后,色清而味甘,微香而小苦,确是好茶叶."泡茶既是一门学问,又是一门艺术,自然茶具也 ...
-
建盏、紫砂壶、盖碗…从古至今最受欢迎的茶具,你pick哪些?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中国茶文化源远流长,饮茶方式不断变革,不同材质.不同器形.不同外观的茶具也应运而生. 不同的饮茶习俗与当时的工艺水平,决定了每一个时代最流行的茶具. 这场兴于唐,盛于宋,变革于 ...
-
茶具: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泡茶既是一门学问,又是一门艺术,自然茶具也颇有讲究.鲁迅先生在<喝茶>一文中曾这样写道:"喝好茶,是要用盖碗的.于是用盖碗.果然,泡了之后,色清而味甘,微香而小苦,确是好茶叶.& ...
-
盏雅茶更香: 宋代建窑盏鉴赏
建窑,宋代名窑之一.亦称"建安窑"."乌泥窑".窑址在福建建阳县水吉镇.以烧黑釉瓷闻名于世.小碗最多,胎骨乌泥色,釉面多条状结晶纹,细如兔毛,称"兔毫 ...
-
茶臼:宋代茶具中的重要组件
茶臼,乃捣碎饼茶之器,又称擂钵.擂碗.研盆,碗状,里边刻划条槽. 宋代盛行煮茶,茶臼作用突出.茶臼使用方法是,将茶饼放在炭火上烘烤后,把茶饼用纸包好捣碎放入茶臼,然后用木杵或瓷杵在碗底研磨成粉末状,再 ...
-
古人雅器 || 定窑茶臼和茶龟碾
定窑白釉茶臼 定窑遗址出土 浅盘状,口唇肥厚内卷,内壁无釉,密集各种划线纹,以绕碗心做同心圆弦线为纬线,自碗心向口沿划五组放射状双线为经线,因素胎无釉加之划痕,使壁面锋利粗糙耐磨. 定窑白釉茶龟碾 定 ...
-
茶香有九种,懂香才懂茶
人生一杯茶,懂其芳香,才谓懂茶. 茶叶香气组成复杂,形成也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品种.地域.栽培条件.鲜叶质量.加工方法等都会影响着茶叶的香气. 著名茶叶专家施兆鹏在其主编的<茶叶审评与检验> ...
-
放了5年多的绿茶还能喝吗?以及“越陈越香”的那些茶
前几天,在清理冰箱的时候发现了一袋2015年的绿茶. 虽然颜色跟新茶相比有点暗淡了,不过也还是绿茶的颜色.而且也没有异味,就冲泡了一杯. 绿茶的鲜爽消退得比较多,不过没有异味,咖啡因和茶多酚的味道还是 ...
-
宋代茶摊百态
宋代的地摊经济是怎样的呢?是否也与现如今的地摊有异曲同工之妙?宋代被学术界公认为我国传统商品经济发展的高峰期,这一时期民营手工业经济在整个经济结构中比例的增大,城市商业特别是集镇商业繁荣昌盛.那么宋代 ...
-
[一日一签]日午独觉无馀声,山童隔竹敲茶臼。
27 星期二 2021年4月 一日一签 夏昼偶作 唐代:柳宗元 南州溽暑醉如酒,隐几熟眠开北牖. 日午独觉无馀声,山童隔竹敲茶臼. 赏析 在这首诗中,诗人以自己夏日的舒适安逸作为切入点,用富有典型意义 ...
-
聚十家博物馆之力再现宋代人如何制茶饮茶 “宋代茶文化展”在杭州开展
"茶兴于唐,而盛于宋",中国茶文化发展历程中,唯有宋代茶文化堪称精绝,其最大的推手当是悠闲风雅的官僚士大夫.在茶会上,文人们既注重饮茶的环境.器具.水火.茶色,又追求精致的茶艺和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