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者荣耀”与作文

(上官婉儿)
文:黄浩容 聂传安
说到游戏,一般是孩子兴奋家长老师头痛。其中的是非曲直这里不谈,但是,当你看了今天这篇文章,才知道游戏居然还有这般功用。
一班的黄浩容同学大家都不陌生:人长得好看,画画的好看,成绩也不错,文章也不错!
他的文章的选材与别人多不同:他多涉及艺术。
而今天的文章,艺术之外,居然涉及游戏!

(月亮之下是公园)
一笔,一墨,一帖,一砚,一静。然不浓、不烈、不急、不躁、不浮。这便是书法,从古流传至今的中华文化。(这是浩容独特的视角独特的感受)
注意到这项文化,还要从公园的老爷爷给我的灵感说起。(这是讲故事时常用的套路)
每天从家步行至学校,实在是一种煎熬。我须顶着八分困意,两分毒辣的太阳。而到学校,公园是必经之路。(一般人可能会说“三分困意,七分太阳”,而浩容说“八分困意”,可见实在是没睡好啊)

(浩容获奖作品)
“瞧,那老爷爷又在那写字呢!”一旁的小朋友轻声道。我一眼看去,果真,一个老爷爷拿着特制的大海绵笔在地上写着古诗。只见他握住长长的笔杆,轻轻一沾水,在地板上挥舞着,笔走龙蛇,活像一位剑客,呼啦几下,一首诗就完美的印在了地上,看得我大吃一惊。(类似的场景在生活中可能时时会遇到,这也算是我们公园文化一景)
此情此景,真是应了那句“用笔者天也,留美者地也”,只不过今天用笔者是位老爷爷!(浩容懂得,所以感慨自然深一些。引文是东汉末期大书法家钟繇的话。钟繇,《世说》中钟会、钟毓的老爸)

(浩容获奖证书)
我又细看,这不是《滕王阁序》吗?我望向老人,老人也望向我,然后他微微一笑:“小伙子,想写写看吗?”我大喜,说:“好啊!好啊!”我接过笔,写什么呢?就写我刚背的《如梦令》吧。写完之后,我心已凉:这什么啊?歪七扭八的,跟毛毛虫乱爬有什么区别!(这段写得是虚虚实实。《滕王阁序》并非一首诗;《如梦令》,恰好现在在背)
“第一用笔,第二识势,第三裹束,三者兼备,然后为书。”(据说这是游戏《王者荣耀》中上官婉儿说的话。这位老爷爷玩王者的可能性不大,但浩容能把自己所知的上官的话安在老爷爷身上,并在下面故意强调说这是“一堆我听不懂的话”,这是生活中的虚假,却可以成为艺术上的真实)

(上官婉儿挥毫泼墨)
老爷爷说了一堆我听不懂的话后,指着地上我的字说:“这个横和捺,你再看看……”因为我之前练过楷书,所以老爷爷的话我大部分听得懂。最后爷爷说:“逆锋起笔最能得势,横如千里阵云,折如百钧弩发。孩子,记住这些,你一定可以练成的。”我连连点头,于是又重新写了一遍。(逆锋,横,折……浩容从上官婉儿那里学会了许多书法入门口诀)
这一次,效果果然好多了。我大喜,继续拿笔在地上写了乱七八糟的一大堆字,老人边看边缓缓地说:(一老一小,别有感觉)

“篆法圆奋,章草飘落,八分凶险,飞白窈窕……”(这也是上官婉儿附身老人家说的话)
“提、按、顿、挫……”(这是运笔方法)
笔落兴亡,定三端之妙;墨写清白,尽六艺之奥。中国传统艺术,就这样时不时地在我上学路上得以显现,深深地印入我的心里。(“笔落”句,上官婉儿的话)

(浩容同学专心致志)
看了文章,我们大致可以判断:
浩容每天上学经过公园,这是真的;遇到老人家写字,这也可能是真的;自己动手去写,依他腼腆的性格,可能性不太大;书法老人张嘴就对一个陌生学生讲那么抽象的专业语言,可能性不大;老人嘴里的句子都来自于游戏《王者荣耀》中的上官婉儿,可能性不大……
于是我们又可以猜测:浩容同学接触过这个游戏;他记住了上官婉儿有关书法的描述,他将上官的话移植在公园书法老人身上……
于是他就完成了一篇文章,一篇来自生活又高于生活的文章。

(“王者”里的上官 婉儿)
这,已经有了艺术创作影子。
两班娃,玩“王者”的人可不少。到目前为止,也只有浩容,玩“王者”玩出一篇上佳文章。
你的兴趣点,决定着你的方向与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