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学笔记(一):佛教早期历史
相关推荐
-
《世界哲学源流史》印度古代哲学之一:古印度文明
印度古代哲学之一:古印度文明 印度是因境内的印度河而得名.印度河流域河川交叉,气候湿润,孕育了印度最早的吠陀文明.恒河所经之处雨水丰足,沃野千里,是印度婆罗门教.佛教的文化中心,留有无数的历史遗迹,印 ...
-
同样起源印度,佛教传播范围这么广,印度教为什么却不行?
印度教和佛教 作者|Eric 责编|Thomas 古印度是宗教的重要发源地,佛教和印度教都起源于此,两个宗教在印度数千年的历史中相爱相杀,最终却走向了不同的道路. 佛教在印度得到了长达1500余年的传 ...
-
印度低种姓人的到底有多惨?深度揭秘印度的“种姓制度”
每每提到"印度",大多数人的脑海里最先出现的词就是"落后""歧视女性""种姓制度"等等. 我们需要简单理解一下什么是&q ...
-
印度教基础知识
印度教也称"新婆罗门教".是印度中世纪初期流传到现代的传统宗教,它是在婆罗门教的基础上吸收了印度民间信仰.佛教.耆那教等因素发展起来的一系列宗教信仰.哲学伦理观念.仪式.社会制度和 ...
-
印度雅利安人与古代印度1
一.印度雅利安人 雅利安人(梵文:âryâ),原是俄罗斯乌拉尔山脉南部草原上的一个古老游牧民族,迁移至中亚的阿姆河和锡尔河之间的平原.这些人被称为雅利安-旁遮普人,大约在公元前14世纪,雅利安-旁遮普 ...
-
释学笔记(二):佛教的传播及其分化
释学笔记(二) 佛教的传播及其分化 1.佛教发展阶段 通常情况下都将佛教的发展分成三个阶段:原始佛教时期.部派佛教时期.大小乘佛教时期. 原始佛教时期主要是指释迦牟尼传教时期,是佛教的初创和发展阶段: ...
-
释学笔记(三):从大小乘比较到中观
释学笔记(三) 从大小乘比较到中观 1.大小乘对原始佛教的态度 小乘佛教强调尊重原始佛教的教义,用类似于学术研究的方式一板一眼的来严格传承原始佛教的教义.所以,小乘偏于保守,戒律也相对严苛,是相对学问 ...
-
释学笔记(四):修习中的几个观念
释学笔记(四) 修习中的几个观念 1.中观 中观思想在佛教后期的发展中几乎被每一个大乘佛教所接受,只不过是各个教派对此加以改造和诠释形成了自己教派的独特的中观理论.中观的思想主要是以<中论> ...
-
释学笔记(五):如是我闻——读《金刚经》
释学笔记(五):如是我闻 --读<金刚经> 佛家的著作大体上可以分成经.律.论三类.经是指释迦牟尼本人讲的,律是指戒律,论是指历代高僧对经的解读.因为经是释迦牟尼讲过的话,所以经的开头都会 ...
-
辛宝《中医食疗学》学习笔记1-4 中医食疗历史趣谈
中医食疗有很多有趣的历史,他们为后续中医食疗理论和应用体系的形成,为食疗的临床应用打下了基础 1.最早的食疗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 远古时期,人们在生存和繁衍的过程中,发现并总结出许多食物既可以饱腹充饥 ...
-
马来西亚的前世今生:早期历史的马来西亚都受到哪些国家的影响?
早年的印度文明支配着马来西亚.从印度输入的印度教和佛教文化,主导了早期马来西亚的历史. 公元初马来半岛建立了羯荼.狼牙修.古柔佛等古国. 15世纪初以马六甲为中心的满刺加王国统一.从7世纪到14世纪, ...
-
王云霄脉学笔记之《金匮要略》七言记忆法
<金匮要略>七言记忆法(一) 痉病外邪阻经络,内兼伤津又亡液. 柔痉栝蒌桂枝方,欲作刚痉葛根汤. 刚痉邪入阳明里,急下存阴大承气. 寒湿在表身烦痛,不可火攻麻黄术. 风湿在表日晡热,麻杏苡 ...
-
航海学笔记
第一章 基础知识 海 图 在图上某一点的各个方向上的局部比例尺都相等,则该点处的微小图形与对应的地面形状保持相似(在该处可保持角度不变),这就是等角投影(正形)投影,如墨卡托投影等. 普通比例尺(基 ...
-
* 脉学笔记
李小荣脉学笔记1:脉诊史略(一) 脉诊的历史源远流长,她随着中医学的形成而逐渐出现,又随着中医学的发展而逐步发展.经历了起源.成长.成熟定型.发展诸阶段.成为中医学极其重要的诊法之一,在中医辨证论治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