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见八大碗
点击“成安文学”,关注作家动态,欣赏更多佳作(2021年第八十六期)
又见八大碗
张会仁
2021.9.14

又见八大碗
文/张会仁
周末去朋友家串门,在邯郸市果园路上看到了一家悬挂“成安八大碗” 招牌的小饭店,顿觉眼前一亮,有种久违的感觉。说起我与八大碗的故事,还要追溯到20多年前。
大概是2000年左右,在成安县城,有次下班路过西街,看到路南有一家挂着“成安八大碗”招牌的小饭馆,感觉很新奇,就约了家人和朋友去见识了一下。饭馆不大,却很讲究。所谓八大碗,其实就是一个套餐,八个中号瓷碗,有荤有素,有红的,有白的,有绿的,有黄的,赏心悦目,撩人食欲。碗中有小酥肉,大酥肉,排骨,卤肉,海带,白菜等8种,在笼屉里蒸好,一次性上桌。品尝之后,感觉很好,至今依然回味无穷。
大概在2008年,在邯郸雪驰路南也看到过成安八大碗的小店,估计其他地方还有,只是没见到。
说实话,成安本地没有太有名气的特色小吃,比不得周边县市,如临漳大锅羊汤,魏县大锅菜,永年的驴肉和南沿村拉面,还有磁县焖子,武安拽面,大名香油和脆烧饼等,更有名气的如沙县小吃,重庆小面,安徽板面等就更比不得了,但在成安,也算是小有名气了。我记得,在成安北环路还有一家老李酥肉,也很有名。
说起地方特色小吃,它不只是一种食品,更是一种文化传承,乡土情结。离乡游子,在外地见到家乡小吃,自然倍感亲切,仿佛见到了亲人一般。
小吃文化,也应与时俱进,不断推陈出新,赋予它新的内涵和活力,带动更多的人走出故土,去创业去致富,促进当地经济的繁荣和发展。
成安是个历史悠久的古城,人杰地灵,文化底蕴深厚,很多历史故事和人物流传至今,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成安人,我们也一直引以为傲。但美中不足的是,成安的饮食文化特色小吃却不尽人意。特色小吃具有更高的认可度,具有独创性,可以快速进入市场,给我们带来更好的收益,助力地方经济发展。
缺少特色小吃,确实是成安的短板,这是我们应补上的功课。有关部门应该把它作为一项民生工程,致富工程,狠抓落实,抓出成效,打造出一批有影响的成安特色小吃,成为成安的名片,造福人民,促进地方经济发展。
成安县社 张会仁
————————————————————————————————
成安文学编辑团队
总编:周志鹏
主编:冀凌云
责编:张玉叶
编委:武学福 张俊德 吴 霞 姚瑞红
胡贺宇 齐明明 王志彬 纪 蕾
靳志刚 张耀福 张玉叶
统筹制作:冀凌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