脉证不符焉能随意取舍!
相关推荐
-
中医诊断学的三大基本原则
先说一下中医诊断学的定义.所谓中医诊断学就是在中医基础理论的指导下,从整体的观念出发,运用辨证的理论与方法,以诊察病症,推断病情,辨别证候,给防治疾病提供依据的一门学科.好,大家有没有发现,这个定义与 ...
-
什么是治本?
" 讲到中医,很多人都会想到"中医治本"这个说法.不错,治病求本就是中医的第一治则,没有之一." 01 - 什么是治本 "治病必求于本& ...
-
总感觉汗出不彻底是怎么回事?
小编导读 汗出不彻主要指患者虽有汗出的现象,但汗出不够透彻的体征.所谓"汗出不够透彻",是指疾病过程中患者体表汗出旋出旋收的现象,其每次汗出往往难以持续20分钟以上:另外有部分患者 ...
-
跟师心得 | 中医是如何问诊的?
中医问诊 问诊是为了尽量清晰了解两方面内容,第一为病情信息(即主诉相关的主症伴症等),第二为患者的素体背景:再鉴别本次病情与患者体质之间是否有必然的联系.刘英锋教授常说,要看疾病是在什么体质背景下发病 ...
-
证候与病机的关系
证候是病机的外在反映,病机是证候的内在本质.但还是觉得两个概念没什么细致区别,比如说感冒,老师说风寒束表是证候,那病机又是什么?病机是寒束于表,致肺卫开阖宣降不利,致病邪为寒,病位在表,所表现的证候是 ...
-
药贵在用·黄开泰讲中医天命篇
药是治病的,关键在用,用的合适,砒霜可以救命,用的不合适,人参可以杀人. 医有中西,药有不同,用法各异,如果不加区别,用西医方法用中药,不仅效果很差,还有"桂枝下咽阳盛则毙,承气入胃阴盛以亡 ...
-
辨证论治的证据思考6
辨证论治的证据思考1 --证候实验和实践的证据分析 实验活动和实践活动,必须遵循一定的学科逻辑,服从一定的思维规范,都需要一定的证据,没有证据,不能思维,当然也不能形成判断.但证据作为一个抽象的概念, ...
-
干咳属于肺热还是风寒
病情分析:干咳不能确定是肺热还是肺寒,还要结合其他症状确定.肺热咳嗽是咽喉红肿,咳嗽黄痰,脓痰,风寒咳嗽是打喷嚏,流清鼻涕,咳白痰,稀痰等.患者要及时到正规医院检查,由医生确定是肺热还是风寒,针对病情 ...
-
脉证不符案例一则
患者女,86岁. 这个患者的外甥女儿在我们诊所治疗好了甲亢,就把老太太强烈推荐过来. 老太太来的时候,被她的几个孩子搀扶着进来,左侧腿疼得不能着地,她说遇冷腿疼就会加重. 这个患者的舌头是青紫色的,我 ...
-
【转】诸脉证
诸脉证诊法(素问脉要精微论)夫脉者血之府也,(府,聚也,府库之谓也.血必聚于经脉之中,故刺志论曰,脉实血实,脉虚血虚也.然此血字,实兼气为言,非独指在血也.故下文曰∶长则气治,短则气病.又如逆顺篇曰∶ ...
-
风论:伤风脉证并治
黄帝问曰:风之伤人也,或为寒热,或为热中,或为寒中,或为疠风,或为偏枯,或为风也,其病各异,其名不同.或内至五脏六腑,不知其解,愿闻其说.岐伯对曰:风气藏在皮肤之间,内不得通,外不得泄.风者,善行而数 ...
-
脉诊寸关尺:经方三部脉证纲要!
脉诊寸关尺:经方三部脉证纲要!
-
【黄仕沛】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术后不完全性肠梗阻腹胀满案
[黄仕沛]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 --术后不完全性肠梗阻腹胀满案 我于2013年7月13日清晨赶到广州火车东站售票处,准备购直通车票往香港讲课,正值星期六又是暑假,售票处挤满了人.朋友从加拿大来 ...
-
血痹的病因和治法-胡希恕《金匮要略》讲座(12)---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第六(血痹)
12.1 血痹的病因和治法 这个血痹病按照现在来说就是肢节神经麻痹,古人不知道什么叫肢节神经啊,可是他会治,所以这个也是妙不可言,底下讲的都是古人的看法. 血痹病从何得之?师曰:夫尊荣人,骨弱肌肤盛, ...
-
经方三部脉证纲要及仲景经方的十剂疗法
经方三部脉证纲要及仲景经方的十剂疗法
-
黄耆桂枝五物汤-胡希恕《金匮要略》讲座(12.2)---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第六(血痹)
12.2 黄耆桂枝五物汤 血痹,阴阳俱微,寸口关上微,尺中小紧,外证身体不仁,如风痹状,黄耆桂枝五物汤主之. 这个还是接着前节说的,前节只是说出脉,没说出证,什么叫血痹啊?他这儿说了.阴阳俱微者,就是 ...
-
[卷十七\奇经八脉脉证第七十九] 附方
羌活胜湿汤 (见第六十五) 生铁落饮 治肝木有余,或大怒诸火上炎.上盛下虚,发为癫狂,神气不宁,渴烦谵妄.生铁四十斤,入火烧赤沸.砧上锻之,有花出如兰如蛾,纷纷坠地者,是铁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