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氏春秋》卷26士容论3上农诗解1农樸产复耕織貿功
相关推荐
-
诸侯为何不执行天子的政令,《管子》给你答案
文丨拾光小贝 很多人有过疑惑,为何有些政策中央三申五令,地方就是不执行呢?不仅不执行,还为所欲为,甚至过度执行. 这个问题,不仅困扰着当代人,尊王攘夷.九合诸侯的霸主齐桓公也曾经被这个问题困扰过. 对 ...
-
我国历史上的春秋时期,为什么叫做“春秋”
历史学家把周朝分成了两段:天子说话好使的西周.天子说话不好使的东周. 然后又把东周也分成了两段:天子有点面子的春秋.天子就是个渣渣的战国. ▲朝代列表 准确来说,生活在春秋时期的人们,并不知道自己的年 ...
-
战国276 第六季落幕——周王朝寿终正寝,秦昭襄王的传奇人生划上句号
引言 维系800多年的周王朝就这样被秦国灭了,但周朝的分封制为中国之后2000多年的封建制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而周礼为封建社会的意识形态奠定了基本的格局. 时隔五年,一个伟大的君主也彻底闭上了眼睛,不 ...
-
《吕氏春秋》卷26士容论5辩土诗解2畝廣甽深适疏耨兄
<吕氏春秋>卷26士容论5辩土诗解2畝廣甽深适疏耨兄 题文诗: 畝欲廣平,甽欲小深,下得陰水,上得陽光, 然後咸生.稼生於塵,而殖於堅.慎播其種, 勿使过數,亦無使疏.於其施土,無使不足, ...
-
《吕氏春秋》卷26士容论5辩土诗解1耕道适时去其三盜
<吕氏春秋>卷26士容论5辩土诗解1耕道适时去其三盜 题文诗: 凡耕之道,必始於垆,寡澤後枯.必厚其靹, 虽厚而及.飽者纴之,堅者耕之,澤靹後之. 上田被處,下田盡污.無使之與,三盜任地. ...
-
《吕氏春秋》卷26士容论4任地诗解2因时而宜事半功倍
题文诗: 草諯大月,冬至日后,五旬七日,菖蒲始生, 菖蒲也者,先百草生,于是始耕.孟夏之昔, 杀三叶草,而获大麦.夏至之日,苦菜死而, 蒺藜资生,树麻与菽.此天告民,地宝尽死. 凡草生藏,日中秋分,狶 ...
-
《吕氏春秋》卷26士容论4任地诗解1因地制宜耕之大方
题文诗: 後稷有曰:子能之乎,以窐爲突?藏惡揖陰? 能使土净,甽浴土乎?能使保濕,安地而處? 子能使乎,雚夷毋淫?能使野乎,盡爲和風? 能使藁數,節莖堅乎?能使穗大,而堅均乎? 能使粟圜,而薄糠乎?使 ...
-
《吕氏春秋》卷26士容论2务大诗解志大荣安非私成已
<吕氏春秋>卷26士容论2务大诗解志大荣安非私成已 题文诗: 嘗觀上志,三王之佐,名無不榮,實無不安, 功大志高.俗主之佐,欲名實與,三王佐同, 名無不辱,實無不危,無功志小.皆患其身, ...
-
《吕氏春秋》卷26士容论3上农诗解2任地务时不夺农时
题文诗: 敬时爱日,非老不休,非疾不息,非死不舍. 上田食九,下田食五.可益不损.一人治之, 十人食之,六畜其中.任地大道.当时之务, 不兴土功,不作师徒,民不冠弁,娶妻嫁祀, 酒醴聚众;农不上闻,不 ...
-
《吕氏春秋》卷26士容论6审时诗解2得失天時之麻菽麥
<吕氏春秋>卷26士容论6审时诗解2得失天時之麻菽麥 题文诗: 得時之麻,必芒以長,疏節色陽,小本莖堅, 厚枲以均,後熟多榮,秋分複生.如此不蝗. 得時之菽,長莖短足,其莢二七,以爲一簇, ...
-
《吕氏春秋》卷26士容论6审时诗解1得失天時之禾黍稻
题文诗: 凡農之道,厚时爲寶.稼就不獲,必遇天菑. 夫稼也者,爲之者人,生之者地,養之者天. 是以人为,稼之容足,耨之容耨,據之容手. 此謂耕道.得時之禾,長秱長穗,大本莖殺, 疏穖穗大,粟圓薄糠,其 ...
-
《吕氏春秋》卷26士容论1士容诗解非偏义诚非利朴素
题文诗: 士者中正,不偏不黨.至柔而堅,至虛而實. 朗然不儇,若失其一.傲小物而,志屬於大; 似無勇而,未可恐吓;執固橫敢,不可辱害; 臨患涉難,處義不越;南面稱寡,不以侈大; 今日君民,欲服海外;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