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岁娃性格孤僻、平地总摔跤,妈妈带去检查后,医生:是感统失调

宝宝在发育初期,无论是做细微还是大幅度的动作,都会牵动妈妈的心。直到宝宝能走能跑,妈妈才放松了警惕,而恰恰这个时候是培养孩子运动能力的开始。

  • 有研究表明,在一岁至六岁这个阶段,适当的运动将会影响着孩子一生的感觉统合能力;

    而四至六岁是孩子理解并参与基本运动的阶段,同时也是运动兴趣养成的阶段。

所以家长们切不可忽视孩子在体育运动方面的发展,经常运动和不常运动的孩子,不仅是身体健康和四肢灵敏度存在差异,大脑发育更是大不相同。

这几年儿童患有“感觉综合失调”的概率不断攀升,但是并不是所有的家长都了解这个症状,这就导致孩子的病情被耽误,影响现阶段的学习、生活,甚至是孩子的一生。

网友张妈妈自从送3岁的儿子去了幼儿园就落下来“心病”。

因为她时不时就能接到老师的“告状”电话:你家孩子总是听不见老师叫他、你家孩子孤僻不和别人玩、你家孩子注意力不集中、你家孩子在平地上都会摔跤……

起初张妈妈只是觉得孩子不适应幼儿园的集体生活,后来在和朋友聊到这个事情时,朋友建议他带孩子去看看医生。

令张妈妈没有想到的是,经过医生一系列的检查之后,得出的结果竟是:孩子患有“感觉统合失调症”,而最佳的矫正期是在孩子6岁以前

医生建议家长多带孩子做一些体育活动,比如与四肢协调相关的平衡类运动。可见运动是孩子健康发育的基石和良药。

那么,运动对孩子都有哪些好处呢?

1、健康的身体

运动能增强身体抵抗力,也能促进新陈代谢,让处在发育期的孩子身体更加的强健。

而运动量不足的孩子,除了容易发胖,还会造成近视眼。而适当的锻炼,尤其在户外场所,还能预防孩子近视。

2、更加的聪明

海马体负责大脑的长期记忆,它控制着学习和记忆活动。而运动能够刺激脑细胞的生长,提升孩子的记忆力、反应力、灵敏力,孩子也就越来越聪明。

3、增强专注力

想让孩子的注意力更加集中,最有效的办法就是让他们进行户外活动。在运动的过程中,身体会分泌多巴胺和肾上腺素等物质,使孩子的心情更加的愉悦,整体的状态更好。

4、越挫越勇的精神

经常参加体育运动的孩子都知道,无论是团体还是个人项目的运动,常常会面临着各种竞争关系,且只要是“比赛”就必然有输赢。

而体育精神向孩子传达的是坦然面对输赢,“输”了并不丢人,丢人的是自己主动“认输”。

所以喜欢运动的孩子骨子里都有一种不服输、越挫越勇的韧劲,这对他以后的人生也有着很大的益处。

越早开始参加各种运动的孩子,所体现出来的优势越明显。

而那些早期较少运动的孩子,在运动的体能和技巧方面是处于劣势的,这就会打击到他们运动的积极性,久而久之就更加逃避运动。

因此,为了孩子的健康发展,家长一定要让他们从小参加运动,培养不服输的精神,从而成长为更加优秀的人!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