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故事‖乞巧节 牛郎织女来相会
相关推荐
-
七夕不仅仅是情人节 还是女儿节 | 七夕宁海民俗活动丰富多采
现在一说起"七夕",人们想到的恐怕是"中国情人节"."七夕情人节"的兴起是各方的意愿造成的,商家需要这样一个噱头赚钱,人们生活水平提高了也需 ...
-
乞巧节,别被骗了啊~
古人逢七夕这么过:向织女星穿针乞巧.吃巧果.供奉磨喝乐.用水仙花瓣染指甲.接露水,读书人晒衣.晒书.拜魁星.花样繁多,玩法百出. 投针验巧,明清两代的盛行的七夕节俗.七夕中午,投针于水,借日影而验工拙 ...
-
《文化安顺》2017年第95期(总199期) 乡风民俗 臥看牵牛织女星
臥看牵牛织女星 漫话"七夕" --潘玉陶 进入秋季,中国人迎来的第一个传统节日就是"七夕". 七夕,就是农历的七月初七. 七夕节的产生源远流长,可以追溯到春秋时 ...
-
陈 宁丨千古七夕不了情
山坡上的苹果羞红了圆圆的脸庞,田野中谷子谦虚地低下沉甸甸的头颅,玉米急不可待地突破层层外衣的束缚,露出排排黄灿灿的牙齿,张着口,似乎在呼唤着农人快来收割.白天依然酷热,但夜晚已有了凉意,阵阵微风送来了 ...
-
牛郎织女,你俩且慢,我有两个问题要问你们!
第一个问题: 为什么是在农历七月的初七? 周围有纷纷扰扰的声音在说:因为重数好记啊,你看,二月二,三月三,五月五,九月九,现在还有双十一了呢. 那为啥不放在八月八? --因为八夕没七夕好听-- 好吧, ...
-
昌叔说民俗|说说“牛郎织女”的那些事儿
说说"牛郎织女"的那些事儿 --"七月七"的那些事儿(二) 爆竹声中一岁除,日日花开日日新,大家好,我是浏阳花炮连锁的启昌叔. 爆竹声中皆故事,生活处处有学问. ...
-
【乔叔叔讲故事】杜牧《秋夕》
乔叔叔缓缓说 亲爱的小朋友们,各位粑粑麻麻们,上期的<无题>你们喜欢吗?乔叔叔希望你们能在古诗里感受到诗意语文的魅力,理解古诗的各种典故,同时,还能了解到每首唐诗的地理.历史.动植物.城市 ...
-
七夕的由来及十首跟七夕有关的诗词
明天是农历七月初七.七月初七是我国的一个传统节日--七夕节(现在人们也习惯称它为中国的情人节). 七夕节,又名七巧节.乞巧节.女儿节.少女节.双七节等等.从这些名字上就能看出,这其实是一个女人过的节日 ...
-
福清民间雕塑艺人巧手创作 “诉说”民俗故事
来源:中国新闻网2021-05-10 09:14 在民俗风情雕塑馆内,展出了蔡国云创作的一组反映春耕生产的雕塑作品. 吕明 摄 中新网福州5月9日电 (叶秋云)修车店.棕衣店.照相馆.豆腐店.竹器店- ...
-
潮汕民俗故事: 赤脚大过阿娘
"赤脚大过阿娘"是一句旧时十分流行的潮汕俗语.这里所说的"赤脚",特指富户人家的婢妾.她们原本出身贫寒,从小要参加体力劳动,没有缠足,这是"赤脚&qu ...
-
民俗故事:古代的晒书节
昨天是农历六月初六,是民间传统"晒书日".此日,若阳光充足,文人书生便将家中藏书.书画取出,铺晒于阳光中,令书页浸透光线,驱赶藏匿其间的书虫.古人晒书,更因为古人爱书,尊书. 关于 ...
-
民俗故事:这年头连萝卜都不可靠
如果你现在 无 趣 请看看<文学顾事> 这年头连萝卜都不可靠 故事发生在恢复高考年代,有个漂亮的女知青突然接到大学录取通知书: 她高兴得连晚上都睡不着觉,马上将这一消息告诉和她一起插队的男 ...
-
《文化安顺》乡风民俗 西地苗族民俗故事 2019年第110期(总465期)
西地苗族民俗故事 林德胜 从朵嘎沿着旅游大道(旧九公路)往西走,约两公里处,即可见一隐匿在群山中的村寨,这就是西地村.此村均为青苗族,约300户人家.原为旧州镇一个独立的行政村(含高院.干冲和 ...
-
民俗故事‖六月六
无论走多远,家乡总是我们最温暖的牵挂 Hometown Sheqi 给在外打拼的家乡游子一个寄放心灵归宿的地方 乡土文学 民俗故事|六月六 作者 | 王瑜廷 原创 | 乡土赊旗(ID:g ...
-
我和呆子的故事之--相会在洱海
相会在洱海 这是一份惊喜. 我们相识已经12年了.有缘人啊,真的是.那么远的距离,多少网上热络的人一辈子不曾见过,甚至未曾起过见面的念头.可是和她不同,刚认识的时候,她就郑重写来邮件发来照片,并且邀请 ...
-
早期七夕节与牛郎织女的神话故事没有一点关系
"牵牛.织女"最早记载于<诗经·小雅·大东>,<诗经·小雅·大东>节选: 或以其酒,不以其浆.鞙鞙佩璲,不以其长.维天有汉,监亦有光.跂彼织女,终日七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