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生三世,你在哪里
近期很火爆的电视剧,叫做《三生三世十里桃花》,可能还有电视剧版,对不起,我只剩下半生半世了,没有时间去继续浪费时间观看了,其实演员很不容易,像是刘德华,坠马后重伤,晚间听到他的《男人哭吧哭吧不是罪》,念及他的不易,演员在饰演不同的角色过程中,体会了别样的人生,如果入戏深,真的仿佛借用角色来重活了一生,所以三生三世对于他们不是难事,他们移情于不同时代的角色,通过演戏体会人生悲欢离合,如果恰好单身,就走火入魔地干柴烈火,比如唐嫣、罗晋经常在一起演戏,仿佛三生三世在一起。
但是我们普通人,不能通过演戏的方式体会不同人生的起承转合,那么我们的三生三世在哪里?
在书里,在电影里、在音乐里。
在电影里,我们被催眠,我们跟随主人公过完一生,经历岁月长河最湍急的部分,《一个叫维欧的男人》带着我们看出欧洲老男人的孤苦伶仃内心酸楚;《归来》让我们掀开文革知识分子内心最深处的伤疤,电影带我们去了大西北,仿佛我们就是陆焉识,在现实的困境中我们的心态逐渐由清高自傲变得自轻自贱,由才华横溢变得苟活于世。在90分钟内,人的命运起伏不定,当电影院散场的时候,我们仿佛又过了一生,学到了什么,千人千言。
在书里,严肃文学中设置的道德困境,让我们无力自拔,深陷其中,现场感十足,最好的作品有无数的冲突,反映了人性的种种不完美,我们一天除了睡觉只有十几小时,体会的生活太局限,而你在书里,别说三生三世,百生百世都可以体会到!在《许三观卖血记》中,我们眼看着许三观的孩子被抽血致死而他爱莫能助;在《丰乳肥臀》中,我们眼看着上官金童的几个姐姐惨死,压抑的久久不能自拔。我们在有限的生命大陆上中发现了永恒之海,书则是协助我们通向那里的摆渡工具。
音乐是没有国界的,听到柴可夫斯基的《六月船歌》,了解创作背景,会体会纤夫的艰苦,沙皇俄国时期的残暴如狂风扑面而来;肖邦的《波兰进行曲》,如果我们了解他的生平,能听出抗争的味道。

早在十九世纪,著名作家勃兰兑斯就曾经写过:这里有一座高塔,是所有人都必须去攀登的。它至多不过一百级............这是每一个人的命运;如果他达到注定的某一级,预先他并不知道是哪一级,阶梯就从他的脚下消失,好像它是陷阱的盖板,而他也就是消失了。只是他并不知道那是第二十级或是第六十三级,或是哪一级;他所确实知道的是,阶梯中的某一级一定会从他的脚下消失。
人生苦短,我们如何活出三生三世?多看书、听音乐、看电影。在有限的生命之海中探寻更多的意义和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