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升华七律诗 古稀
古稀
古稀始再不愚痴,唯叹聪明剩几时。
醒觉常成论旧赋,忧思屡入咏怀诗。
他嘲谔谔同声少,我悔兢兢欲语迟。
每见新朋三两悟,即欣抱负有人知。
【注释】古稀年后,最欣慰的就是大器晚成,弥补了华年的蹉跎。因以成句,记于2021年9月24日。
这首诗的意思是:古稀年才开始再也没有愚痴,只是叹息晚来的聪明还能剩余几时。清醒时的感觉常常就成了论旧之赋,忧怀的沉思屡屡收入咏怀的歌诗。他人嘲讽我发出的谔谔认同的声音太少太少,自己却悔恨在小心中对想说的话说得太迟。每每见到新的朋友两三句感悟,便非常高兴自己的抱负终于有人相知。
颔联中的“论旧赋”,意思是讨论旧日光景的文赋,论旧,意思是话旧,见清代诗人乔崇修的《挽方石川》诗:“便道过白田,讯我暂维舟。论旧语未毕,荐禰拟见收。”
这一联中的“咏怀诗”,指吟咏抒发诗人怀抱情志的诗,它所表现的是,诗人对于现实世界的体悟,对于生命存在的思考,对个体命运的关注,对未来人生的设计与追求,如晋代诗人阮籍的《咏怀诗》之一:“夜中不能寐,起坐弹鸣琴。薄帷鉴明月,清风吹我衿。孤鸿号外野,翔鸟鸣北林。徘徊将何见,忧思独伤心。”
颈联中的“谔谔”,指直言争辩的样子,见《韩诗外传》卷十:“有諤諤争臣者,其国昌;有默默諛臣者,其国亡。”又见《晋书·傅玄传论》:“抗辞正色,补闕弼违,諤諤当朝,不忝其职者矣。”还见明代人归有光的《送吴纯甫先生会试序》:“夫趋俗之士师师,持正之士諤諤。”
这一联中的“兢兢”,指小心谨慎的样子,见《诗·小雅·小旻》:“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毛传:“兢兢,戒也。”又见唐代诗人陈子昂的《为张著作谢父官表》:“夙夜兢兢,祗惕若厉。”还见明代人归有光的《金君守斋墓志铭》:“世道沦斁,为善者兢兢惧不能免。”以及任鸿隽的《岁暮杂咏》:“谁能学懦夫,履薄徒兢兢。”
这一联中的“欲语迟”,意思是不敢说出来,见唐代诗人白居易的《琵琶行》:“寻声暗问弹者谁,琵琶声停欲语迟。”
尾联中的“抱负”,指志向,见宋代诗人楼钥的《绩溪县尉楼君墓志铭》:“念吾兄抱负不凡,不见於用。”又见元代诗人雅琥的《上执政四十韵》:“稻粱犹不足,抱负岂能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