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海遗珍:海难、沉船、海捞瓷

自从人类有了航海记录,海难沉船就没有间断过,最有名的就是“铁坦尼克”邮轮的海难事件,至今仍被世人所怀念,影视、人物、传记、展览和拍卖不断。在中国当年郑和下西洋那么庞大的船队和历久的航行是否也有不为人知的事故?

除战争外,航海事故最为频发的是商船,尤其是十九世纪以前的海上贸易航线,受当时生产力所限,船体较小,装备落后,没有导航和通讯设备,使那庞大的海上运输经受了巨大的危险,至使无数的海难沉船,人员和货物损失,淹没于海洋之中没有任何的记录可循,令人伤感。



进入二十世纪后,商业的发展和人类探索发现技术的进步,对于海底宝藏的探索和打捞已成为一个专业学科,并且扩展到了一个非常实用的商业领域。由于历史条件所限,中国对于海洋探索一直重视不够或者是力不能及,但现今来有了实质性的起步,海底探宝打捞不断取得成果,经常见诸于新闻,这是中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雄厚国力的展示,是我们的骄傲。


国体积弱,国宝流失,这是历史的写照。读过吴树先生《谁在拍卖中国》一书的人都知道,美国人哈彻盗捞沉船,毁坏文物,靠拍卖中国珍贵文物大发横财的故事。其实这只是众多事例中的一件而已。瓷器起源于中国,是历史上的生产大国,从唐宋就通过海路运往亚洲直至欧洲,那时反而是这些欧洲人更珍视这些来自古老神秘东方国度的货品,就如同今天我们对待羊脂玉一般。



“一船十墓”说的是沉船价值之大。像盗墓一样,海洋的盗捞大部分是由一部分渔民偶然所获,沽于集市变换金钱后被各国官府或打捞机构或冒险家个人跟进所为。










元青花:

2004年3月澳大利亚克里斯蒂斯(Christie's)拍卖行,拍卖了一批价值两百多万美元几百件海捞瓷。其背景是:十七世纪是中国陶瓷出口的鼎盛时期,并在明晚期形成了高潮,这应是一个天文数字出口瓷器的时代,而这些货物的物流大部分是靠海运而完成的,陶瓷是海船最好的压舱物,这也是以往发现的中国沉船都会发现大量古瓷的原因。在这样一个大的时代背景下,一艘由中国福建漳州出发满载货物并将两万多件青花民用瓷压舱的货船,据推测是駛往马来半岛(新加坡或Java)时,在距越南太平顺省海岸65公里处沉没于41米的海底。几个世纪后,渔民的渔网被拖挂,下水清理时偶然发现无数中国瓷器在海床上散落,于是就开始打捞,胡志明市和曼谷的古董商在海边等候购买,一段时间后被省府发现后介入,伙同国外的打捞公司打捞。2002年9月澳洲海洋考古学博士迈克尔.崔斑主持打捞,由越南政府先选取特殊或有价值器物交于研究机构或博物馆,然后商业获利部分用于博物馆的扩建。由于这艘货船无任何档案记载就定名为太平顺号(越南省名BinhThuan)。2004年澳洲墨尔本拍卖的正是这些瓷的一部分。几百年来沉睡在海底的瓷器被海水和暗流浸泡腐蚀冲刷,海洋生物附着使釉面大部损坏干涩,暗淡无光。但最可贵的是年代毋容置疑--大明王朝。

这船瓷器一经打捞上岸,命运就决定了它们要分散各地。据一个老外古董商说他参加了那次澳洲的拍卖会,品相完好不多,完好器型大的则更少,盘类多为10-20厘米,一场下来仅拍回了一个尺寸为37.5厘米的大盘,飞来飞往也真够破费的了。这个大盘是拍卖会序列号第一的领军人物,并刊印于拍卖图录的封面,实因品相好,尺寸大。现在这本图录,如是新品网上也要卖130多美元一本(不含邮费)。三年前我将此盘购入,很是珍惜,今日目睹此盘,选写此文,望以此来祭奠那艘沉船中的亡灵和赞美先民们为开创海上贸易之路而付出的巨大努力和艰辛。

图录封面即为此盘。


37.5 厘米。深折腰明代克拉克瓷大盘。


这是克拉克瓷的典型画法和传统图案,因为盘较大,集合了较多的图案,这是小盘做不到的。


明代后期的青花发色。因受海水侵蚀较为暗淡。


满工的画法,因生产量那时很大,也是信手掂来,但还是有章有法可循。


太阳的炎热光环、万物竞先生长、凤鹤立于湖、池、塘边石上,拥于竹柳荷塘之中,把生机勃勃大自然景色凝聚于一盘之中。

大量生产引起的暴釉现象。

折腰撇口,层层加大,是制作条件所限,以防塌陷,成型入窑烧造都有难度。

这就是海捞瓷的本色。海砂等物质与同釉面牢不可破地粘接和融合为一体。


举足轻重,形容事关大局要事的重要性。瓷器的底、足,是断代的重要依据。


看清楚底足的螺旋线,还有缺陷是不好模仿的。


手触盘底是略有凹凸起伏不平的感觉,那时因工艺所限,大盘的底部都会有这种现象。


拍卖行和沉船的编码、名称。这就是信誉和价值的保证。

请记住,这世界没有百分之百的纯净品,更何况是几百年前的手制品,无暇可击的反而应是赝品。


这就是无可非议,确凿无疑,真实的明朝出口瓷标型物。


保利拍卖曾问,他们想要更大的,我无语。明代瓷你也可能遇到更大的,那是除非伊朗博物馆拍卖或樊家井打造,一个是百年不遇;一个是随有可遇。两个你选哪个?一个是这辈子没机会,另一个是这辈子机会太多,但你不会去买。

(0)

相关推荐

  • 沉睡海底千年的“黑石号”文物展开唐代海上丝路图卷

    巩义窑青花花卉纹盘,"黑石号"沉船出水,新加坡亚洲文明博物馆藏 阿曼根据"黑石号"复原的"马斯喀特"号 长沙窑鸟纹碗,"黑石号&q ...

  • 百年考古科技范儿丨揭开碗礁沉船秘密!水下考古不是你想的那样

    ◎ 科技日报记者 符晓波 和大多数考古工作者从事陆上发掘不同,有一群考古工作者,他们的征途在水下. 深海瓷库浮出水面 福建平潭岛海域,渔民为何总会意外捞出精美瓷器?这些瓷器从何而来?去往何处?这块因捞 ...

  • 世界八大沉船宝藏:其中一艘沉船,载有中国几万件价值连城的瓷器

    在人类历史的发展过程中,曾经遗留下很多珍贵的财富,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宝藏,它们或埋于地下,或藏于山中,至今还没有被人们发现.但是在浩瀚的海洋中,也存在着很多无法找寻的宝藏,这就是沉船宝藏. 一.纳粹宝船 ...

  • 丝路“船”说,南海一号背后的“海洋梦”

    丝路"船"说,南海一号背后的"海洋梦" 一艘千年不腐的海底古沉船,不仅讲述了"南海I号"的前世今生,也为中国的海上丝绸之路提供了实物佐证. ...

  • 全球海洋沉船知多少?仅几艘中国沉船的价值就令我们望宝兴叹

    几千年以来,人类的生存发展与海洋息息相关.海洋给人类带来了无尽的财富,也给人类带来过灾难和痛苦.在狂风巨浪和暗流险滩面前,有多少艘舰船葬身海底,有多少生灵被无情吞噬.久而久之,海底世界的沉船就成了一笔 ...

  • 一个英国海底“盗墓贼”怎么成了中国考古事业的噩梦?

    藏家路杰的众多藏品中,一对气势磅礴.胎釉精细的崇祯麒麟凤纹青花大罐子格外引人注目, 丰硕浑圆的罐身里,盛着一段交杂了苦涩与辛辣的传奇故事,向观者无声地讲述着几十万件国宝的曲折命运,与新中国水下考古事业 ...

  • 遇见世遗 | 出水青花——“碗礁一号”沉船打捞记

    作者:张振玉 300多年前的清康熙年间,一艘满载景德镇民窑瓷器精品的货船,航行到福州平潭水域五洲群礁时,触礁沉没.数百年来,它被浪击水冲.石撞沙掩,与其他沉没于海底水下的无数残舟断楫一起,默默地倾诉着 ...

  • 海捞瓷:韩国新安沉船出水元代龙泉青瓷

    韩国新安沉船,是目前发现的世界上现存最大.最有价值的古代商贸船之一. 1975年,韩国渔民作业时,偶然打捞出了来自中国龙泉的青瓷. 之后韩国政府组织了"新安海底遗物发掘调查团",在 ...

  • [皇朝遗珍]大清康熙五彩瓷以及它的独特的艺术风格

    皇朝遗珍:大清康熙五彩瓷以及它的独特的艺术风格 五彩又名"古彩"."硬彩",是我国陶瓷装饰中具有悠久历史的釉上彩绘方式,是我国较早时代出现的一种较为完善的陶瓷釉 ...

  • 5万件海捞瓷出水,价值千万美金!

    历史上,越南曾是东南亚地区一个重要的贸易中转站,是古代中国海上丝绸之路出境后的第一大港,明清时期有大量过往船只在此停靠贸易.一定程度上,海上丝绸之路改变了越南的历史,对当时的越南经济起到了积极作用. ...

  • 海捞瓷价格值多少钱?

    海捞瓷在拍卖会上的亮相,吸引了越来越多收藏者的关注,2005年年底,一批在海底沉睡了数百年的海捞瓷首次登陆拍场,尽管这些瓶瓶罐罐算不上官窑的名品,但在中国嘉德四季拍卖会上却大显身手,200多件拍品总成 ...

  • 什么是 “海捞瓷” “海捞瓷” 有收藏价值吗

    前几年,古代 '海上丝绸之路' 在沉寂了上千年之后,又再度热闹了起来.随着 "南海一号"."碗礁一号" 等沉船的发现,"海捞瓷" 逐渐成为藏 ...

  • 沉船遗宝菏泽古沉船出土元瓷鉴赏

    菏泽古沉船出土瓷器是2010年9月17日在山东省菏泽市国贸中心建筑工地被发现的.现对出土文物中的瓷器介绍如下: 元青花瓷类 青花龙纹梅瓶(图1) 青花龙纹梅瓶 青花鱼藻纹高足碗 青花穿花凤纹盘 青白釉 ...

  • [皇朝遗珍]娇嫩的弘治黄釉瓷又称帝王之色

    皇朝遗珍:娇嫩的弘治黄釉瓷又称帝王之色 "一夫一妻制"在今天来说,是婚姻法的最基本要求.可在中国古代,一夫多妻的现象却是屡见不鲜,对于封建社会的最高统治者--皇帝本人来说,三宫六院 ...

  • 海岱遗珍•古遗址篇(一):龙兴寺遗址

    青州龙兴寺遗址位于青州市城区西部,青州市博物馆南邻,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因1996年出土的窖藏佛造像而闻名于世,是目前所知我国唯一的一处平面布局清楚.保存较好的唐代以前的大型寺院遗址. 龙兴寺窖藏 ...

  • 清代皇室遗珍:颐和园藏慈禧用瓷暨晚清御窑瓷器展鉴赏

    收而不研者俗  藏而不鉴者傻 文物 | 书画 | 陶瓷 | 玉器 | 珠宝 | 名石 | 红木 | 文玩 在颐和园藏各类历史文物中,历代瓷器达万件之多,其中以清代瓷器为主,晚清同治.光绪时期的御窑产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