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气肿病例】于女士,今年60岁 ,年轻...

【肺气肿病例】于女士,今年60岁 ,年轻时因受风寒,没有及时治疗,导致反复咳嗽已经30多年,经多家医院检查诊断为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

在当地经中西药多次治疗,效果不理想。近年来遇冷或季节变化发作频繁,严重时胸闷气急、心悸,动则尤甚,无法平卧,需吸氧才能维持正常呼吸。

2017年6月因吹空调受凉,导致病情发作,咳嗽气急、心悸胸闷,经北京亲属介绍,来到医院就诊。

面诊:面色暗滞,说话没有力气,咳嗽气急,咯白色痰,口干不渴,苔黄腻,脉陈细。

辨证属肺不肃降,肾不纳气,痰被阻滞,气化失司。

处方:苏子、葶苈子、莱菔子、白芥子、丹参、当归、降香、沉香、瓜蒌皮、薤白、生地、半夏、茯苓、陈皮。

苏子:平喘消痰
白芥子:利嗝温肺豁痰
莱菔子:行滞利气消痰
葶苈子:泻肺利水化痰
沉香:温肾纳气平喘
生地:培本滋肾
茯苓、降香:化痰止咳
半夏、陈皮:利湿健脾。

二诊:上方服用1个疗程,胸闷心悸气急减轻,效不更方,上方继续服用1个疗程。

三诊:胸闷心悸消除,咳嗽等症状减轻,上方去白芥子、半夏,继续服用1个疗程。

服用上方调理3个疗程,诸症消除,随访2年,未见复发!

按语:中医认为肺为气之主,肾为气之根,肺主呼吸,肾主纳气。此患者咳喘之因,在肺为实,实则气逆,多因痰浊碍阻;在肾为虚,虚不纳气,多因精气不足,而致肺肾出纳失常。所以咳喘之病主要在肺,又与肾密切相关,治疗离不开肺肾,脾为生痰之源,治痰应不忘理脾。

温馨提示:以上药方及用量,须遵医嘱服用,切不可擅自服药。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