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李会师常山(资治通鉴卷二一七之十四)
相关推荐
-
唐朝名将:李光弼与郭子仪的差距
唐朝名将:李光弼与郭子仪的差距 原创2021-06-30 22:49·陋室铭记 在整个唐朝的发展历史进程中,文臣武将可以说是层出不穷,这也是彰显唐朝繁荣盛世和强大综合国力的重要表现之一.早在唐朝尚未建 ...
-
平定安史之乱,明明李光弼是第一功臣,为何人们就记住了郭子仪?
如果单论平定安史之乱的功劳,第一功臣不是郭子仪,而是李光弼.郭子仪从相州之战后,受到鱼朝恩.程元振等宦官的陷害,被剥夺了兵权,由李光弼接替郭子仪,出任天下兵马副元帅,全程领导了平定安史之乱,被誉为&q ...
-
中宗复位(资治通鉴卷二〇七之十二)
武则天病得非常严重,麟台监张易之和春官侍郎张昌宗兄弟二人居宫中执掌朝中大权.张柬之.崔玄暐和中台右丞敬晖.司刑少卿桓彦范以及相王府司马袁恕己在朝外密谋处死张易之和张昌宗二人.张柬之对右羽林卫大将军李多 ...
-
张昌宗之案(资治通鉴卷二〇七之十)
鸾台侍郎.知纳言事.同凤阁鸾台三品韦安石上奏检举张易之等人所犯罪行,武则天下令将张易之等人交付韦安石及右庶子.同凤阁鸾台三品唐休璟共同审理.在此案还在审理的过程中,情况就已经发生了变化.八月甲寅(初一 ...
-
以身殉国颜杲卿(资治通鉴卷二一七之十)
颜杲卿暂时站住脚跟后,派他的儿子颜泉明和贾深.翟万德一起赴京师,向朝廷进献李钦凑的首级以及何千年和高邈.张通幽哭着说:"我的哥哥张通儒投靠了叛军,我恳求能和颜泉明一起入京,以救我一族人的性命 ...
-
张巡雍丘抗敌(资治通鉴卷二一七之十二)
玄宗任命吴王李祗为灵昌太守.河南都知兵马使.贾贲这时先到了雍丘,带了二千士卒.先前,谯郡太守杨万石献城投降了安禄山,又逼着让真源县令河东人张巡当他的长史,西向迎接叛军.张巡到了真源后,率官吏民众哭于玄 ...
-
乌承恩拒援常山(资治通鉴卷二一八之十四)
虽然安禄山横扫了河北,占据了大城重镇,但河北地区的大多数州郡还在为唐朝坚守.常山太守王俌想要投向叛军,其他将领得知后大为愤怒,就借玩马球的机会,纵马踩死了他. 当时信都太守乌承恩部下有三千朔方兵,常山 ...
-
李旦脱嫌疑(资治通鉴卷二〇八之十四)
当初,右台大夫苏瓌负责审问太子李重俊的党羽,罪犯中有人牵扯上相王李旦,苏瓌秘密在中宗面前为相王申辩,中宗这才不追究此事.扳倒了太子,安乐公主和兵部尚书宗楚客就开始把目标转向相王李旦.他们指使侍御史冉祖 ...
-
徐公于今谁与为比(资治通鉴卷二〇五之十四)
武皇思念执法公正的徐有功,于是重新提拔他为左台殿中侍御史.徐有功的同僚朋友知道后无不相互庆贺.鹿城主簿.宗城人潘好礼为此专门撰写了一篇文章,称赞徐有功遵循正道.依从仁义,坚守真诚的气节,不因贵贱死生改 ...
-
薛稷、崔日用之争(资治通鉴卷二〇九之十四)
有一天,黄门侍郎.参知机务崔日用和中书侍郎.参知机务薛稷当着唐睿宗的面发生争执. 薛稷说:"崔日用为人不正,过去他曾依附武三思等人,说明他并非忠臣:这次又为了邀功请赏而出卖了自己的朋友宗楚客 ...
-
既以功立,当以罪废(资治通鉴卷二一〇之十四)
当初,唐玄宗在筹划诛杀窦怀贞等人时,曾先召见过崔湜,想将他纳作自己心腹.崔湜的弟弟崔涤对他说:"无论皇帝问到你什么,你都不能有所隐瞒.(主上有问,勿有所隐.)"然而崔湜并没有采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