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玉界:繁花似锦的清代玉器
相关推荐
-
纯干货!汉代玉器真假如何鉴别?
俗话说,汉承秦制.汉代作为秦朝之后的一个王朝,在制度上承接了汉代的各项政治制度.但在玉器工艺和风格上,汉代却与战国时期一脉相承,器型品类.制作工艺与纹饰风格等方面全面继承了战国时期的风格和成果.整体上 ...
-
探索清代玉器 如何传承文明承载风华
由雍正开始,历经乾隆,到嘉庆为止,中国玉器文化进入到一个飞速发展期,尤其是在乾隆期达到了一个高峰.在经历的清朝初期的休养生息,此时的清朝经济已经非常繁荣了,玉器的发展较以前有了大的提升,但还称不上高峰 ...
-
乾隆孝粉碗不仅光彩鉴人, 而且工艺精良
东方寻宝艺术品收藏2017-09-25 19:28:02 汉白玉质,敞口,弧腹,圈足.碗形规整,造型简单,古朴大方,玉质纯净,纹理细 腻,光泽凝润,器表着红色土沁,通体暗刻梅花纹,底留"乾隆 ...
-
世上爱玉之人皆独爱苏工,可你了解过苏工的前世今生吗?
高档玉雕的身价有好的名头很重要,毕竟无论哪里产地的和田玉成分都差不多,能欣赏的美感全靠手艺,在各种玉雕奖项的评选中,苏工工艺也一定是"高级感"的代名词,苏工是如何发展到今日规模的? ...
-
拿什么赞美你,清代玉器!
顺治.康熙.雍正至乾隆二十四年(1644-1759年),共计115年.玉雕业发展缓慢,琢玉技艺在继承前明制玉技术的基础上,逐步转变并酝酿产生新的风格特点.第 二期:乾隆二十五年至嘉庆十七年(1760- ...
-
清代玉器,一次带你看够!
通过对馆藏的玉器皿观察,我们可以看到当时制玉的水平,观其整体器物的轮廓线都极规整,横平竖直外缘及子口转折严谨舒展,其棱角多呈劲挺锋锐状.起凸的浮雕图案边缘,也处理成锋利边线,观之剔透,触之扎手.在抛光 ...
-
古玉界:解码清代痕都斯坦玉器
清雍正白玉仿痕都斯坦菊瓣碗 首都博物馆 在中国玉器的发展过程中,清代应是中国玉器制作的鼎盛时期,它继承发扬了数千年来传统的琢玉技术和风尚,集历代创新工艺之大成,创造了难以计数的优秀作品. 鄂图曼帝国S ...
-
古玉界:这批玉器见证了赵国肇建者最后的奢华
金胜村是晋阳古城边上的一个偏僻小村,千百年来汾河水从它前面静静地流过.然而,这里的宁静在1987年被打破了--太原电厂在扩建厂房时意外地发现了一千多座古墓,其中还有首次发现的春秋晚期晋国赵卿墓(编号M ...
-
古玉界:从出土玉器看,大汉广陵国神一般的存在!
汉初时高祖刘邦封其侄子吴王刘濞于此,刘濞在这里煮海盐铸铜钱做生意发了大财,成为汉初最为富有的诸侯,及至最后图谋不轨想要造反,这就是汉初著名的吴楚七国之乱.汉以后江南又成为中国最富饶的地方,这可能要归功 ...
-
古玉界:齐家文化玉器的大素之雅
齐家文化是新石器时代晚期至铜石并用时代黄河上游重要的文化遗存,因最早发现于甘肃省广河县齐家坪而得名.齐家文化分布地域广泛,主要分布于甘肃.青海东部.宁夏南部.陕西北部及内蒙古西南部地区.玉文化是齐家文 ...
-
古玉界:文化期玉器的工艺特征
镂空是古代玉工利用某些制玉工具,将玉器透穿成空,以突显玉器造形或纹饰的方法.这种制作工艺,从新石器时代晚期以来,一直兴盛不衰,而且镂空的工具与方法,还会随着时代背景的转换而改变,形成各种不同的风格. ...
-
古玉界:浙江省博物馆玉器大赏
勾云纹玉环 春秋 勾云纹柄形玉饰件 春秋 勾云纹玉觹 春秋 玉带钩(五件) 战国 人鸟纹玉饰件 战国 双龙纹玉饰件 战国 人形玉坠及卷云纹玉勒子 战国 勾云纹玉牌形饰 战国 ...
-
古玉界:魏国贵族玉器,河南辉县琉璃阁墓地出土玉器
河南辉县县城东南郊的琉璃阁墓地是一处战国时期魏国贵族的家族墓地, 1935年12月和1937年春,前中央研究院在此发掘了一批战国墓,其间河南省博物馆于1936年9-11月,在该墓地的东北角发掘了甲.乙 ...
-
古玉界:西藏博物馆玉器赏析
西藏博物馆展厅由史前文化.不可分割的历史.文化艺术.民俗文化四大部分组成. 史前文化展厅向人们展示了,早期在藏北海拔四千米发掘的用以日常生活的石片.石核等旧石器工具,以及在昌都出土的石锛.石斧.石凿和 ...
-
古玉界:清代痕都斯坦玉器大赏
清雍正白玉仿痕都斯坦菊瓣碗 首都博物馆 在中国玉器的发展过程中,清代应是中国玉器制作的鼎盛时期,它继承发扬了数千年来传统的琢玉技术和风尚,集历代创新工艺之大成,创造了难以计数的优秀作品. 鄂图曼帝国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