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陈友谅称帝为汉王
相关推荐
-
陈友谅•元朝末年群雄之一1
陈友谅·元朝末年群雄之一1 陈友谅(1320年-1363年10月3日),原名陈九四,湖北沔阳人;元朝末年群雄之一.农民起义领袖,中国元末大汉政权建立者. 家族成员 祖父母 祖父:谢千一,后入赘陈家,改 ...
-
元朝和明朝之间,其实还有一个朝代,虽然不被人们熟知但真实存在
自从忽必烈建立元朝以后,这个政权就以十分尴尬的方式屹立于中国舞台之上,一方面这个政权十分强悍力压天下,但另一方面这个政权的结构非常粗糙,因此民不聊生.也正因如此,不过百年时间,7日无敌的大源政权千克之 ...
-
元朝和明朝之间,其实还有一个朝代,史学家:不想承认但确实存在|明朝|徐寿辉|元朝|朱元璋|陈友谅|明...
引言:自成吉思汗带领的蒙古铁骑灭掉了南宋,中原地区就并入了蒙古帝国的版图,直到忽必烈时期,元朝才正式建立,中原地区也进入了元朝统治时期.可蒙古人对汉人的统治却异常的残酷.由于是游牧民族出身,他们对于如 ...
-
陈友谅轻信中计、康茂才对朱元璋忠心不二,从中引发的一些思考
元至正二十年(公元1360年)闰五月初十,得到康茂才愿为内应的允诺后,陈友谅果然轻信中计,没等张士诚的答复,便亲率舟师直奔应天府而来. 此时,康茂才已经归降朱元璋四年多了,陈友谅为什么会轻易相信康茂才 ...
-
徐寿辉:起义10年,培养两个皇帝,朱元璋称帝,得感谢这位老大哥
公元1368年正月,朱元璋在南京登基,一个崭新的王朝开始.朱元璋从创业到称帝,历经15年,这15年内,曾经和朱元璋一起战斗的"大佬"们,一个个倒下了.<明史纪事本末·卷三&g ...
-
徐宋
本词条缺少概述图,补充相关内容使词条更完整,还能快速升级,赶紧来编辑吧! 徐宋(1351年-1360年),是元朝后期的一次由农民起义创建的农民政权. 1351年8月,徐寿辉与邹普胜等在蕲州(今湖北蕲春 ...
-
龙湾之战输给朱元璋,陈友谅一年后失去都城,他为何败得这么快?
元至正二十年(公元1360年)闰五月,陈友谅亲率舟师大举东下,打算毕其功于一役,消灭朱元璋的势力,攻占六朝古都金陵. 可是朱元璋采纳刘伯温的建议,决定诱敌深入.设伏聚歼,又让康茂才诈降陈友谅,初十这天 ...
-
历史故事——陈友谅横空出世
朱元璋的地盘就在张士诚的旁边.张士诚多次派兵进攻常州.江阴.建德.长兴.诸全,都没有取胜,只好退回:而朱元璋派邵荣攻湖州,胡大海攻绍兴,常遇春攻杭州,也没能攻下.此时,自称汉王的陈友谅派人约张士诚夹攻 ...
-
历史故事——陈友谅与朱元璋的鏖战开始
上周我们说到陈友谅先将徐寿辉的心腹部将逐一杀害,然后将徐寿辉诱骗至太平附近的采石镇,将其杀害.1360年,陈友谅在武昌(今湖北武汉)登基称帝,建立了陈汉政权. 自至正十八年(1358年)以来,陈友谅势 ...
-
历史故事——陈友谅兵败身死
我们上周说道:朱元璋与陈友谅经过1个多月的对峙,陈友谅被困湖中,军中粮食渐绝,只得突围冲出湖口.陈友谅由南湖嘴突围,企图进入长江退回武昌.行至江西湖口时,朱元璋的将领们从上游加以拦截,双方大战于泾江口 ...
-
历史故事——被铜缸烧烤的汉王朱高煦
宣德元年(1426年)八月,朱高煦起兵造反,联合山东都指挥靳荣,又在卫所散发刀箭.旗帜,掠夺周边郡县的所有马匹,设立前后左右中五军,任命王斌.朱恒等为太师.都督.尚书等官职.当时,御史李浚在家守孝,得 ...
-
历史故事——近乎完美的帝二代东汉明帝刘庄
2018-07-26 06:34 来源:讲故事的翁老头 汉明帝刘庄(公元28年-公元75年),字子丽,初名刘阳,封东海王.汉光武帝刘秀的第四子,母为阴丽华.东汉第二位皇帝. 公元43年(建武十九年)末 ...
-
保定县学街这所学校有652年历史,和朱元璋称帝是同一年,真厉害
保定县学街这所学校有652年历史,和朱元璋称帝是同一年,真厉害
-
大明历史:他大破陈友谅,却被朱元璋幽禁到死,200年后子孙称帝
大明历史:他大破陈友谅,却被朱元璋幽禁到死,200年后子孙称帝 原创2021-08-14 20:29·林深山海 人生在世纷纷扰扰,数不清的情怨纠葛.此生种下的因,说不定后世才会结下果.在历史上有着太多 ...
-
历史故事——朱棣称帝后的大屠杀(上)
燕王朱棣攻入南京后,曾多次击败朱棣的盛庸深感无力回天,于是率余部投降.朱棣奉命盛庸驻守淮安,看住还死守在山东的昔日战友铁铉.接着朱棣派兵北上复攻济南,铁铉死守不肯投降,但终因寡不敌众,城池陷落.朱棣又 ...
-
历史故事——朱棣称帝后的大屠杀(下)
据<明史·王艮传>记载,王艮是明代哲学家,他是王阳明(守仁)的门生,他初名叫王银,王阳明替他改名为王艮.他后来创立传承阳明心学的泰州学派.朱棣称帝后,命人将呈给建文帝的千余封奏折分类,只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