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听器》后记丨口语诗,一直就是我最好的“助听器”
相关推荐
-
《新世纪诗典》十周年纪念文集:蒋涛《从诗人的一个夜晚到一个夜晚的五个诗歌活动》
从诗人的一个夜晚到一个夜晚的五个诗歌活动 蒋涛 诗意照亮时代的晚上. 伊沙2015年3月12日从北京飞往奥地利,参加维马丁为他准备的欧洲之行,那是几所大学专门为伊沙准备的诗歌朗诵研讨会.我将受日本新华 ...
-
《新世纪诗典》十周年纪念文集——袁源:沿着《新诗典》的方向
沿着<新诗典>的方向 袁源 新诗典的方向,就是"民间立场,独立品质,先锋走向,现代纯诗."这十六个字,是伊沙在<新世纪诗典(第三季)>编选者序中提出来的.也 ...
-
《新世纪诗典》十周年纪念文集:黄开兵《为“新世纪诗典”刻印》
为"新世纪诗典"刻印 黄开兵 2018年十一黄金周期间,"山竹"台风肆虐,深圳停工停课了好几天.其间,所谓的"曹伊"之争,诗歌碰瓷事件,引发 ...
-
走近诗人——解读于坚
赤子之心 随着现代化的拔起和标记,故乡在消失. 不止是故乡的建筑,故乡的年代特征.地域特征.民族特征以及与之匹配的生活方式也在消失.诗人说:"其实对所有人来说都是一样--你生活在故乡,但是你 ...
-
刘斌评诗|陈先发诗歌简评
(撰稿:刘斌) "诗人陈先发在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曾将纯粹抒情推上诗坛顶峰,赢得了广泛的赞誉.2005年<前世>的出版却让人发现,陈先发依然走在当代汉语诗歌实验的前列.陈 ...
-
伊沙:我说“口语诗”
"口语诗"这个概念在汉语诗歌的语境中头一次富于尊严感和挑战性的被提出来,是在上世纪80年代,在风起云涌的"第三代"诗歌运动中.此前,外在勉强具备这一征候(内在追 ...
-
后口语情诗:《半透明的星》(李异)
<半透明的星> 我想知道 有多少人和我一样 每到夜里 推开浴室的门 发现有个女人在喷头下 仔细地 擦洗自己 会惊讶得 坐会到桌子前 将这首 诗 写下 后口语情诗: 是风吹麦浪还是生猛海鲜? ...
-
『郁葱访谈』郁葱答飞翔的夏天问:放大自己内心的美好
(郁葱与飞翔的夏天在正定海棠诗会上的合影) 郁葱:当代诗人.河北省作家协会副主席,曾任诗选刊杂志社主编.著有诗集<生存者的背影>.<世界的每一个早晨>.<自由之梦> ...
-
伊沙:无题(4首)
[伊沙的诗] 无题(125) 在清晨的出租车的 后排座位上 我在读晨报 "师傅,麦收推迟几天?" 司机忽然发问 突兀之极 "师傅,我问你麦收推迟几天?" 他问第 ...
-
新世纪诗典作品联展#唐欣#(32.0)
伊沙点评<童年>:在当代诗坛上,唐欣被看做一名"隐士",他有意无意地错过了许多热闹与喧嚣:作为同代人,他错过了"第三代诗歌运动":新世纪,又与网络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