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ure 里程碑!遗传发育所储成才课题组实现水稻施氮肥少而产量高,附专家评价
相关推荐
-
潘根兴教授团队New Phytologist 最新成果|定量评估生物质炭对水稻-土壤系统中光合碳动态...
最近,农业部发布了2021年农业引领性技术-秸秆炭化(还田)固碳减排技术.但是,生物质炭施用下农田固碳减排效应的来源及其贡献一直是科学研究的焦点问题.特别是对生物质炭农田施用下作物光合碳在植物-土壤系 ...
-
中国科学家找回“古早”水稻基因, 可提高氮肥利用效率
中国科学家找回“古早”水稻基因, 可提高氮肥利用效率
-
《The Plant Cell》发表农学院植物激素与基因编辑团队 “Natural Allelic ...
氮肥是促进作物产量增加的要素之一.然而,近年来氮肥使用量的攀升并未带来农作物产量的大幅提高,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反而呈下降趋势.如何提高氮肥利用效率已成为农业生产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培育氮肥高效利用的作物 ...
-
博士期间发Nature后,她29岁成为南农最年轻的教授,今又获得一大奖!
注:该文综合来源募格学术.梨视频.南京日报.新华社.南京农业大学官网等 2021年9月16日,中国作物学会公布了2021年度中国作物学会科技奖励评审结果,其中来自华中农业大学的王茂军教授和南京农业大学 ...
-
Nature重磅!植物领域开年第一篇,储成才团队找到使用更少的化肥,达到相同产量的方法
2021年1月7日,中国科学院遗传发育研究所储成才团队发表题为"Genomic basis of geographical adaptation to soil nitrogen in ri ...
-
Nature|中科院遗传发育所储成才团队找到使用更少的化肥,达到相同产量的方法
导 读 2021年1月7日,中国科学院遗传发育研究所储成才团队发表题为"Genomic basis of geographical adaptation to soil nitroge ...
-
【一作解读】TPJ-中科院遗传发育所张爱民课题组与河北农业大学刘冬成团队合作,在小麦储藏蛋白表达调控...
作为小麦胚乳的重要组分,储藏蛋白赋予面团粘弹特性,是决定面粉加工品质的重要因素.除了亚基的组成,储藏蛋白的含量也影响面粉的加工品质.储藏蛋白在胚乳中合成和积累.其合成主要受转录水平的调控.目前为止,人 ...
-
四川农业大学水稻研究所邓晓建/孙昌辉与中科院遗传与发育研究所储成才共同揭示水稻生物钟组件参与调控光周...
2021年3月19日,Plant Biotechnology Journal在线发表了四川农业大学水稻研究所邓晓建研究员和孙昌辉副研究员(共同第一作者)以及中科院遗传与发育研究所研究员储成才为共同通讯 ...
-
Nature里程碑:肿瘤新靶点METTL3,潜在first-in-class白血病新药显现
科学家们在开发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新药的道路上又迈出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步. 4月26日,来自剑桥大学的研究人员在Nature杂志上发表一项研究,报告了一种新的AML治疗方法.该方法以将DNA转 ...
-
MPB:遗传发育所白洋组-高通量分离培养和鉴定植物根系细菌
为进一步提高<微生物组实验手册>稿件质量,本项目新增大众评审环节.文章在通过同行评审后,采用公众号推送方式分享全文,任何人均可在线提交修改意见.公众号格式显示略有问题,建议电脑端点击文末阅 ...
-
科研 | 中科院储成才 & 白洋等:NRT1.1B通过调控水稻根系微生物组参与氮利用(IF:35.724)
本文由xq_ing编译,董小橙.江舜尧编辑. 原创微文,欢迎转发转载. 导读 在土壤中,植物的根系除了固着植物并作为吸收水分和营养的器官外,还是微生物栖息和繁衍的场所.许多微生物参与土壤养分的转化,包 ...
-
New Phytol|中科院遗传发育所王永红研究员和浙大吴殿星教授在LAZY2控制水稻分蘖角研究机制中取得新成果
水稻(Oryza sativa)分蘖角是实现理想株型和高产的关键因素.然而,水稻分蘖角的分子机制尚不清楚. 我们鉴定了一个新的水稻分蘖角突变体lazy2(la2),并通过图位克隆分离了la2的致病基因 ...
-
New Phytologist|遗传发育所刘翠敏团队发现提高植物生产力的新途径
近日,New Phytologist在线发表了中科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植物细胞与染色体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刘翠敏研究组题为"Engineering of the cytosolic f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