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酉政变中,恭亲王奕訢都得到了哪些好处?
相关推荐
-
为何咸丰的顾命八大臣,不敌慈禧一个女人?辛酉政变为何轻易成功
1861年8月22日,31岁的咸丰皇帝病逝,在临死前,咸丰皇帝选择了八个顾命大臣,来辅佐他那年仅6岁的皇长子载淳(同治皇帝),这八个顾命大臣分别是: 载垣. 端华. 景寿. 肃顺. 穆荫. 匡源. 杜 ...
-
咸丰20岁继位,正当壮年的31岁离世,为何只有短短11年皇帝命?
1861年,承德避暑山庄烟波致爽殿内,31岁的咸丰走到了他人生的尽头.这是一位想励精图治的皇帝,但也是一个穷途末路的皇帝,内忧外患不断,尽了最大努力依旧无力回天. 如今,北京还在英法联军手里,南方的& ...
-
顾命八大臣慈禧一口气除掉七个,唯独一人幸免,他凭的什么?
顾命八大臣慈禧一口气除掉七个,唯独一人幸免,他凭的什么?道光帝的驸马爷,遇事闭口不言,躲过了一场杀身之祸! 顾命八臣与"辛酉政变" 咸丰帝病死后,慈禧太后联合恭亲王奕訢发动了一次改 ...
-
作为后宫女人,武则天和慈禧的政务水平是从哪学的
文 / 子玉 在你成为领导者之前,成功的全部就是自我成长. 翻看史书,历史上指点江山的女性比比皆是.西汉的吕后,北魏的冯太后,宋朝的刘太后,她们都曾一时执权力之牛耳,而且也做出了一定的成绩. 但武则天 ...
-
咸丰皇帝的顾命八大臣,为何斗不过26岁的慈禧?原因何在?
慈禧太后是晚清政坛上重要的女政治家,也是晚清政府的最高统治者.正是因为她的统治,才让中国陷入更大的混乱,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进一步加深.而事实上,咸丰皇帝在死前并未想过让慈禧垂帘听政,是慈禧斗败了 ...
-
肃顺手握先帝“遗诏”,为何还是斗不过慈禧?
咸丰皇帝的遗诏有个致命的漏洞,给慈禧和恭亲王奕䜣留下了绝好的把柄. 说起来,道光和咸丰都在遗诏上犯了错误,这对父子还真是细节决定成败的经典案例! 道光帝的遗诏造成咸丰皇帝和弟弟奕䜣一辈子的相互猜疑,导 ...
-
左宗棠西征收复新疆,胡雪岩如何助其一臂之力,办成了当时恭亲王奕訢都办不来的事?
昨天我们说到,1862年春,时任浙江巡抚的左宗棠正为攻打浙江境内的太平军苦于粮饷短缺发愁,浙江商人胡雪岩送上了二十万石粮食,解了左宗棠燃眉之急.不久,左宗棠的湘军精锐就打退了浙江境内太平军,左宗棠也由 ...
-
争储败给四哥的恭亲王奕訢,死后墓室封闭40年,村民挖开后很诧异
道光皇帝一生前后有9个皇子,前三个过早夭折,第五子过继给了惇亲王,再除去几个年幼无知的,可以继随便大统的就只剩下老四和老六.相较于身体孱弱的老四奕詝,道光帝更喜欢老六奕訢.<清史稿>记载, ...
-
西方人眼中的恭亲王奕訢
奕䜣 恭亲王奕訢是咸丰皇帝的弟弟.他因聪明过人深受父亲道光皇帝的喜欢,差一点当上皇帝,称得起一个举足轻重的人物. 但是,在公元1860年英法联军攻打北京之前,奕訢长期受到兄长咸丰皇帝的冷落,赋闲在家达 ...
-
一文读懂“辛酉政变”中肃顺失败的真正原因
1861年11月,慈禧联合恭亲王奕䜣发动震惊中外的"辛酉政变",一举拿下被咸丰临危授命的"顾命八大臣",其中,载垣.端华被赐死,肃顺被处决 ,其余人等,要么流放 ...
-
辛酉政变中的那些事儿
辛酉政变,指咸丰辛酉年(1861年)间,载垣.端华.肃顺等顾命八大臣与以慈禧.恭亲王.桂良.文祥等人之间的一场政治斗争,史称"北京政变"或"祺祥政变".&quo ...
-
恭亲王奕訢评价帝师翁同龢:若用此人,聚九州之铁不能铸此大错!
1898年6月15日,轰轰烈烈的"戊戌变法"刚刚开始四天的时间,作为光绪帝师和变法支持者,更作为变法纲领<定国是诏>的操刀执笔者,翁同龢竟然被学生光绪皇帝以" ...
-
唐隆政变中,李隆基为何一定要杀上官婉儿,有人求情都不行
上官婉儿是西汉武帝托孤四重臣之一上官桀的后人,她的祖父上官仪是唐高宗李治时期的宰相,李治因为经常生病,政权被武则天控制,引起李治不满,后李治在上官仪的劝说下,想要废除武则天的皇后之位,但被武则天知晓. ...
-
清朝历史人物——爱新觉罗·奕訢(恭亲王、清末洋务派、总理衙门首领)
爱新觉罗·奕訢(1833年1月11日-1898年5月29日),号乐道堂主人,清末政治家.洋务运动主要领导者,清朝十二家铁帽子王之一.道光帝第六子,咸丰帝同父异母兄弟,生母为孝静成皇后博尔济吉特氏,道光 ...
-
奕訢位高权重儿子都不成器:他的长子澄贝勒的风流诗别有风味
恭亲王奕訢(1833年-1898年),清朝十二家铁帽子王之一,是大家比较熟悉的晚清重要人物. 他是道光帝第六子,咸丰帝的同父异母兄弟,道光帝遗诏封"恭亲王",出身不可谓不根正苗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