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丰20岁继位,正当壮年的31岁离世,为何只有短短11年皇帝命?

1861年,承德避暑山庄烟波致爽殿内,31岁的咸丰走到了他人生的尽头。这是一位想励精图治的皇帝,但也是一个穷途末路的皇帝,内忧外患不断,尽了最大努力依旧无力回天。

如今,北京还在英法联军手里,南方的“长毛”也闹得正凶,面对这个筛子般破落的帝国,以及年幼的儿子,他希望能在自己生命的最后时刻,为帝国和儿子安排一条最稳妥的道路。

以肃顺、端华为首的八位顾命大臣临危受命,咸丰希望他们能够在儿子成年亲政前,为新皇帝管理帝国上下的一切政务。

而为了制约八大臣的权力,咸丰又给了皇后钮祜禄氏"御赏"的印章,给了懿贵妃"同道堂"印章,八个顾命大臣负责日常事务,重大问题交给皇后、贵妃审批,形成一个相互制约的模式。

理想是美好的,但是现实是残酷的。时年26岁的懿贵妃,也就是慈禧想要一家独大,于是联合外号鬼子六的恭亲王发动“辛酉政变”,将五个顾命大臣革职治罪。自此,慈禧和恭亲王窃取了儿子同治帝的实权,成为大清帝国的最高决策者。

咸丰要是知道自己为儿子辛苦谋划的一切成果,都被慈禧搅黄了,而且还分权到了最忌讳的鬼子六手里,估计都会从棺材里被气活过来!

咸丰着实命苦,身为道光的第四子,母亲钮祜禄氏只是一个二等侍卫的女儿,因才貌出众,很得道光的喜欢,晋封贵妃。生下咸丰后,孝慎皇后佟佳氏病死,钮祜禄氏母凭子贵,很快晋封为皇贵妃,次年晋升为皇后。

这样的一路开挂,除了她本身的才貌优势之外,咸丰也是她非常强大的助力。有一些史料显示,咸丰可能是早产,因为钮祜禄氏要赶在其他妃嫔之前生下儿子,所以她下了催产药,导致咸丰早产,从小体弱。

当了皇后的钮祜禄氏因为年岁渐长,容貌不如从前,道光对她的宠爱也不如从前了,心情落寞。估计早产对她的身体也造成了损伤,所以咸丰10岁的时候,钮祜禄氏就病逝了。

而10岁的咸丰就被当时的静贵妃抚养。静贵妃生了三个儿子,皇二子、皇三子和皇六子,二子和三子都已经相继去世了,剩下皇六子奕䜣,也就是后来的恭亲王、鬼子六。

静贵妃是一个温柔的母亲,她对咸丰视如己出,而咸丰也对皇六子奕䜣情同手足。他们一起上书房读书,因为皇六子奕䜣的身体比咸丰好,所以在学习方面,不论是骑射还是文学,都比咸丰出众。

在这样的情况下,道光对立谁为储君一时犯了难。幸运的是,咸丰有个好老师杜受田!

有一回,道光组织皇子们一起围猎。锋芒毕露、抓着机会就拼命表现的奕䜣,弯弓射箭是满载而归。而咸丰在在杜受田的指点下,却故意一箭不发。

道光问他何故,咸丰说:“时方春,鸟兽孳育,不忍伤生以干天和”。道光一听,这个儿子还挺有帝王风范啊!于是,咸丰顺利坐上了皇位。

可是坐上了皇位后,咸丰也并不开心。他从道光手里接过来的是一个残破的帝国,虽然他是最后一个握有实权的皇帝,他也确实励精图治,希望能够带领帝国走上辉煌的道路,但是奈何天时地利和自身实力都不允许。

国库空虚,他有权,但是没钱。他穷到什么地步呢?按照皇家传统,每个皇帝一继位就要给自己修陵墓,而咸丰因为拿不出钱,到他去世的时候陵墓都还没修好。

他确实有改革弊政、重振国风的雄心壮志,一上位就改组军机处,罢免穆彰阿、耆英,肃清尸位素餐的臃肿官僚机构;严厉打击贪污腐败,处理"戊午科场案";大举提拔汉族士绅官僚,镇压太平天国运动,还下令召回因鸦片战争被发配新疆的林则徐。

内患深重,咸丰尝试着做些改进式的布局,但是外患紧逼,咸丰已经无力回天。在列强的坚船利炮下,英法联军长驱直入,咸丰连北京都保不住了,皇家的圆明园被英法联军给洗劫了一遍。

仓皇逃到热河的咸丰,因为遭遇到登基以来最大的挫败,似乎有些接受不了。到了热河以后,他迷恋上了戏剧,此外还吸食鸦片,靠戏剧和鸦片麻痹自己,逃避现实。

与此同时咸丰还酗酒,据《清史稿》记载:“文宗嗜饮,每醉必盛怒。每怒必有一二内侍或宫女遭殃。”喝了酒就打宫女出气,一国之君沦为酒鬼和瘾君子,已经可以预见这个国家的未来了。

原本就因为国事心力交瘁,到了热河以后又愈加放纵,这对咸丰原本就不健康的身体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没多久就病重,直至离世。

他也曾豪情万丈,也曾意气风发,只是在现实面前,他万般无奈,举全国之力,依旧无法与列强平等对话。他失去了首都北京,失去一国之君的尊严,失去了皇家的骄傲,万念俱灰之下,他终究抵不过现实。

他在圆明园出生,当圆明园被列强烧毁后,他的命也就不久于世了。八国联军的那一把火,烧掉了咸丰的出生地,烧掉了他帝王的尊严,也烧掉了他的一切希望。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