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费要惩罚
相关推荐
-
寒冷冬日里只能靠施粥续命的贫民 过去中国人活得有多不易
民国的历史,基本就是一部与灾荒如影随形的历史,在大陆的三十八年时间里,不论是自然灾害还是人为灾害都极为严重. 即便好不容易遇到一个风调雨顺,没有战乱的年份,但因为军阀混战,政局动荡,社会上依然有着大量 ...
-
为什么要珍惜粮食,看了这组饥荒年代的老照片,你心中该有答案了
当下我们正在奉行"光盘行动",珍惜粮食,不浪费一粒!古语就有"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粮食来之不易,在农村种地的农民是能够深切体会到的 ...
-
古代灾荒穷人没饭吃,河里却鱼虾成群,为何宁可啃树皮也不下河?
食物是人民最重要的东西.现在,当人们有足够的食物时,他们可以做他们想做的事.但在过去,当他们在荒年,他们甚至不能吃足够的食物.即使在一些人多人少的地方,这种情况仍然发生.上个世纪,无论是在农村还是在一 ...
-
【纪念袁隆平特刊】胡建新/忆饥饿滋味.感袁老恩德
忆饥饿滋味.感袁老恩德 作者:胡建新 在十四亿中国人中,凡是上世纪八十年代以前出生的,大多应该在内心深处,对饥饿的滋味有着刻骨铭心的记忆. 我出生在解放之初,是共和国的同龄人,也可算是生在新社会,长在 ...
-
【青言青语7】怎能缺少了对粮食的敬畏?
今天在做吃饭调查回来的路上,我看到一个男生买了三个人的饭,往教室带.年级部规定不得将饭菜带进教学楼,因为饭菜的气味会影响班级其他孩子学习,(牛奶和水果可以带进教室,孩子们正在长身体,课间可以补充一些维 ...
-
丰功永在
小时候,虽然不至于经常吃不饱肚子,但家里的窘境我却是深有感触的.有些道理只有在长大之后才能明白,一个家庭能够过上安稳而不愁温饱的日子,父母的付出有多么的大.所以,民间有谚:不养儿不知父母恩. 中国历史 ...
-
让我们都吃饱饭的人——袁隆平爷爷
让我们都吃饱饭的人--袁隆平爷爷 801班 6号 邓享轩 饥饿,是一种什么感觉?只是肚子饿得叫吗?不!我们远不懂饥饿的残酷. 新中国刚成之不久,还只是一位站不用住脚的孩子,因为人口多,粮食 ...
-
姜浩的散文:纪念袁隆平,从节约粮食开始
2021年5月22日,是举国上下悲恸的日子:"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离世,享年91岁.人们用各种方式追悼这位共和国脊梁. 当端起饭碗,看着热腾腾的白米饭,不禁泪如泉涌.袁老永远离 ...
-
大集体因饥饿人们生着法子寻食物的那些事
〓第 1483 期 〓 文|张丙亮 编辑|王成海 说起大集体时期,有好多鲜为人知的故事. 听杨二婶常念叨,她的腰疼病就是那时落下的,那年代人们吞糠咽菜糊口度日,往往是吃了上顿没下顿. 每到春天,人们 ...
-
非洲人饭都吃不饱,为何还不种地?并非懒惰,看地上长了啥就懂了
世界很大,每一寸土地上都有可能诞生不同的事物,不同国家的事物不相同,同一个国家不同地区的事物也不相同,人们不应该用自己生长的环境却质疑他人的生活.就像是在中国,每到了七八月秋收的季节,农田里都长满了金 ...
-
【斋月征文36】斋月带给我的思考:珍惜粮食,从我做起
斋月带给我的思考: 珍惜粮食,从我做起 Table qing in Xining 作者| 马秀玲(青海) 前几天看了一个视频,让我感触颇深,大概意思是这样的:叙利亚难民营中一位母亲因没有食物而连续封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