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老照片】-1万-2136-他的一个兵团起义了,自己带几人回南京,蒋没处分他竟得到重用
相关推荐
-
傅作义决定和平改编,这两位兵团司令却说,准备飞机送我们走
平津战役的后期,经过反复谈判,多轮磋商,傅作义最终决定接受和平改编.傅作义是想通了,可他手下的那些将领们,尤其是那些蒋介石派来的中央军将领们未必想得通啊. 这天,傅作义召开最后一次全体高级将领军事会议 ...
-
在解放战争中,国军22个兵团中有8个兵团起义,他们都是谁?
在解放战争时期,国民党在各条战线上遭遇连败,先是蒋介石针对解放区的"全面进攻"和"重点进攻"相继泡汤,紧接着在1948年9月到1949年初,我军发动了辽沈战役. ...
-
敌军要增援东北,竟由地下党厅长写方案,做两处手脚就让计划泡汤
编辑搜图 ▲辽沈战役形势图 1948年9月,解放军东北野战军主力数十万部队大举南下,切断了北宁(北平至沈阳)和锦承(锦州至承德)两条铁路线,并全力围攻连接东北和华北两大地区的咽喉--锦州城,一旦锦州失 ...
-
陈仪简介资料 陈仪与汤恩伯事件 陈仪怎么死的
1949年2月17日,国民政府宣布免去陈仪浙江省政府主席职务.10天后,送往衢州软禁.4月,押赴台湾.翌年6月,执行枪决.这就是轰动一时的陈仪事件. 陈仪,曾名陈毅,字公侠,又改公洽,自号退素.188 ...
-
解放战争中,主动起义的国军将领,哪3个人带的兵最多?
在解放战争初期,国共两党的兵力差异还是相当巨大的,蒋介石麾下拥有430万部队,其中具体的编制更是不计其数,这也正是他敢于发动内战的主要原因. 而在这个时间段,中共所能动用的兵力只有一百多万,其中野战军 ...
-
输掉三大战役的国军统帅,两位加入我党,一位落魄成教书匠
想必了解,解放战争历史的朋友都知道,著名的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是解放战场上最为重要的三大决战.这三场战役属于,是与反动派蒋介石一决高下,一决雌雄的大战,因此,敌我双方都是十分重视这三场战役.而 ...
-
1949年8月28日,傅作义从北平乘专列...
1949年8月28日,傅作义从北平乘专列出发去绥远敦促董其武起义.保密局局长毛人风密电特务头子赵思武说:"傅作义拱手让出华北.近闻该逆潜赴绥远,企图鼓动部队降匪,着速就地刺杀,任务完成,本局 ...
-
大决战:10位国军将领都不是省油的灯,扮演者也不是泛泛之辈
由高希希执导的<大决战>播出后,收获了口碑和收视率的双丰收.该剧以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为主线,呈现了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 剧中戏骨云集,强大的演员阵容堪称"神仙打架" ...
-
高希希版《大决战》细节错误的不完全吐槽
<大决战>的硬伤那叫一个多啊,简直三天三夜都吐不完的槽. 范汉杰本来有胡子,不戴眼镜,结果弄成了戴眼镜,胡子却没有了. 蒋介石对陈布雷的称呼,从来都是布雷先生,没有叫训恩这一说,硬让蒋介石 ...
-
傅作义主政华北后,如何排除中央军和特务干扰,迅速总揽军政大权
编辑搜图 ▲北伐时期的傅作义 1947年冬,张垣(今河北省张家口市)绥靖公署主任兼绥远省主席傅作义升任新成立的华北"剿总"总司令,负责晋.察.冀.热.绥等华北五省一切军政事宜.傅作 ...
-
北平解放时,傅作义放走2个高级将领,他们都是谁?后来结局如何
1949年1月,平津战役已经接近尾声,解放军也把目光聚焦在北平这座千年古城上来,15日,天津解放,北平守军陷入孤境,经过双方的努力,21日终于达成最终的协议,次日北平守军撤出市区,解放军进驻接管,宣告 ...
-
国民党的四大剿总,总司令都是谁?为何说徐州的刘峙压力最小?
1947年12月2日,国民党华北"剿总"正式成立,之后又于1948年1月17日成立东北"剿总",同年6月分别成立华中"剿总".徐州" ...
-
从宏观角度看主席在平津战役中的降维打击
一 1948年12月4日下午,西柏坡,毛泽东主席没有了以往的冷静,急得在屋内来回踱步.他得到消息,东野先遣兵团正在攻打密云. 主席大为恼火,嘴里不停地道: "程子华要误大事,为什么眼里只有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