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中风,阳浮而阴弱,阳浮者,热自发;阴弱者,汗自出.
相关推荐
-
【她学伤寒】《伤寒论》条文解读 太阳病脉证12~13
清荷文苑ID:qinghewenyuan <伤寒论>条文解读 太阳病脉证12-13 文/张进民 [辩太阳病脉症] 第12条 太阳中风,阳浮而阴弱,阳浮者,热自发,阴弱者,汗自出,啬啬而寒 ...
-
出着汗还怕冷?这是'太阳中风'症,解决'毛细血管床'才是治标治本
出着汗还怕冷?这是&#39;太阳中风&#39;症,解决&#39;毛细血管床&#39;才是治标治本
-
【健康课堂】伤寒论第一方——桂枝汤
学习中医的人都知道,<伤寒论>是医圣张仲景的冠世医著.该书总录方113首,而序列第一的就是"桂枝汤". "桂枝汤"的组成,<伤寒论>原文 ...
-
解读《伤寒论》第12条
作者:刘丹 太阳中风证 [原文]太阳中风,阳浮而阴弱.阳浮者,热自发:阴弱者,汗自出.啬啬恶寒,淅淅恶风,翕翕发热,鼻鸣干呕者,桂枝汤主之.12 [译文]太阳中风证,寸脉浮尺脉弱,卫阳积力抗邪而发热, ...
-
中传院黄双辉老师讲伤寒论第4期
大医精诚,养浩然之正气,极天地之大观. 中传院黄双辉老师讲伤寒论第3期 第10条 :风家,表解而不了了者,十二日愈. 解字已解.家字.了字也解了. 湿家,表解而不了了者,十二日愈. 寒家,表解而不了了 ...
-
胡希恕老先生讲伤寒 12太阳中风 阳浮而阴弱 阳浮者 热自发 阴弱者 汗自出 啬啬而寒 淅淅恶风 翕翕发热
12太阳中风阳浮而阴弱 阳浮者 热自发 阴弱者 汗自出 啬啬而寒 淅淅恶风 翕翕发热 鼻鸣干呕者 桂枝汤主之. 这条啊,就是承太阳中风那一条,开始不是太阳中风嘛,就是承那一条而申明其证和治.太阳中风咱 ...
-
一、太阳中风,脉浮紧,发热恶寒,身疼痛,不汗出而烦躁者,大青龙汤主之。若脉微弱,汗出恶风者,不可服之,服之则厥逆(指四肢厥冷。),筋惕肉膶(就是筋肉跳动,由于亡阳脱液,筋肉得不到煦濡所致。),此为逆也
一.太阳中风,脉浮紧,发热恶寒,身疼痛,不汗出而烦躁者,大青龙汤主之.若脉微弱,汗出恶风者,不可服之,服之则厥逆(指四肢厥冷.),筋惕肉膶(就是筋肉跳动,由于亡阳脱液,筋肉得不到煦濡所致.),此为逆 ...
-
太阳中风,阳浮而阴弱。阳浮者,热自发,阴弱者,汗自出。啬啬恶寒,淅淅恶风,翕翕发热,鼻鸣干呕者,桂枝汤主之。
太阳中风,阳浮而阴弱(浮脉主风,阳也.表也,表邪实而里必虚,则阴自弱.简言之,即脉象浮弱.),阳浮者,热自发,阴弱者,汗自出.啬啬恶寒(啬(sè瑟)音:形容怕冷畏缩之状.),淅淅恶风(淅(xī希)淅 ...
-
阳浮而阴弱即荣弱卫强2018-04-16 06:28阅读:972李国栋
<伤寒论>12条曰:"太阳中风,阳浮而阴弱,阳浮者,热自发:阴弱者,汗自出."阳浮是寸脉浮,阴弱是尺脉弱.如6条曰:"风温为病,脉阴阳俱浮."脉阴阳 ...
-
#伤寒论#【原文】12.太阳中风,阳浮而...
#伤寒论# [原文] 12.太阳中风,阳浮而阴弱,阳浮者,热自发,阴弱者,汗自出,啬啬恶寒,淅淅恶风,翕翕发热,鼻鸣干呕者,桂枝汤主之. [注释] 太阳中风病,是指第2条:"太阳病,发热汗出 ...
-
如何理解《伤寒论》中的“阳浮而阴弱”?
"阳浮而阴弱"在<伤寒论>第12条中,具体内容可读原本. 我以为在理解这条内容之前,先要明白什么叫"太阳中风". 什么叫"太阳中风&quo ...
-
穴之浅深之法, 在于阴、阳、浮、沉四字 阴宅风水
此句出自郭璞的<葬书>,言开井放棺深浅的重要性,宜浅则浅,宜深则深,深浅得宜,则能乘地气,深浅不宜,则不能乘地气.深浅得法,使坟能下接地气.上接天气.葬深者收堂气慢收地气快,丁快财慢:葬浅 ...
-
论《伤寒论》太阳中风属外感阳邪(上)
李宇铭 摘要:太阳中风证在<伤寒论>第2条的四大证"发热.汗出.恶风.脉缓'',均是由风邪所致.风为阳邪,故亦主热,因此太阳中风亦可理解为表热证.若按表虚表实而言,太阳中风相对于 ...
-
二、太阴中风,四肢烦疼,阳微阴涩(阳微阴涩的阴阳二字,应作浮沉解,言轻取之而微,重取之而涩。)而长者,为欲愈。原文274
二.太阴中风,四肢烦疼,阳微阴涩(阳微阴涩的阴阳二字,应作浮沉解,言轻取之而微,重取之而涩.)而长者,为欲愈.原文274 [郑论] 按太阴为脾脏,既称中风,夫中者,如矢之中人,既中脾脏,系属绝证,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