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汉之际,诸代赵国国都邢台的那段历史
相关推荐
-
信都与襄都
信都 邢台历史上的信都之名称源于战国时期的赵国.<史记·赵世家>记载赵成侯二十年(前355年),"魏献荣椽,因以为檀台."赵成侯用魏国进献的优良木材,把邢侯祭天之台扩建 ...
-
常山王国
常山国一般指常山王国 常山王国,楚汉,汉代封国名.公元前206年,项羽立张耳为常山王:都襄国.始建国.统冶今河北中部,南部公元前203年,刘邦改立张耳为赵王.公元前188年,汉惠帝封三子刘不疑为常山王 ...
-
楚汉诸侯第八篇·银样蜡枪·常山王张耳
常山,先秦时期本应叫做恒山,为古之名山,秦始皇时曾于该地建有恒山郡,后恒山于汉孝武帝时期正式被确立为五岳之一.期间因避汉孝文帝刘恒的名讳,故改名常山. 所以严格意义上来说,项羽当年所封之常山王,其实应 ...
-
王运国 : 邢台柏乡县境内的西汉侯国
柏乡县隋开皇十六年(596)建县,县名系"遥取古柏乡为名".这里的古柏乡指的就是西汉竟宁元年(前33年)封建的"柏乡侯国".西汉历200余年,其间在今柏乡县境内 ...
-
楚汉诸侯第四篇·孤悬北境·代王赵歇
代,为古地名,相传曾在商朝之时,于中国北境,也就是今天山西北部一带建有一个小诸侯国,叫做代国. 也许是因为代国过于偏远,所以才让代国得以从商朝一直传承到东周时期,大概有五六百年的历史.的确是无法想象, ...
-
古代在邢台建都的九个国家详解
邢台市位于河北省中南部,西依太行山与山西省毗邻,东临大运河与山东省相望,北连石家庄.衡水,南接邯郸.邢台市下辖桥西区.桥东区沙河市.南宫市.邢台县.内丘县.临城县.隆尧县.任县.柏乡县.南和县.宁晋县 ...
-
项羽分封诸侯显然是草率了,天下很快就重新洗了牌!
秦朝灭亡以后,项羽作为联军的实际盟主,对原六国贵族和有功将领进行了封赏.他把名义盟主楚怀王改称为义帝,又封了十八个诸侯王,自己则称为西楚霸王.项羽的这次分封显然是有些草率了,有些人并不服气,很快,天下 ...
-
常山王张耳:友谊的小船说翻就翻
文 | 子玉 子玉聊史 上期回顾: 韩信:一代战神and光杆司令 当越王勾践卧薪尝胆为反击吴国韬光养晦时,对范蠡.文种他甚至想把自己的心掏出来以证明自己对这二位股肱之臣的无比信任和倾其所有. 但当勾践 ...
-
赵国都城邢台(二)——读史笔记
邢台曾是赵国的都城.现在有的称邢台是赵襄子的"采地"是不确的. 据史料记载:赵氏叔带之时,周幽王无道,赵氏离开周朝到了晋国,事晋文侯,此为始建赵氏于晋国.自叔带以下,赵宗益兴,五世 ...
-
【秦始皇嬴政的一生】0岁,出生于赵国国都...
[秦始皇嬴政的一生] 0岁,出生于赵国国都邯郸. 3岁,其父嬴子楚在富商吕不韦的帮助,逃回秦国,嬴政母子被留在了邯郸. 9岁,其曾祖父秦昭襄王赢稷过世,其祖父秦孝文王嬴柱继秦王位(但未加冕),并接回了 ...
-
邢台不单是襄子封地,亦是赵国立国之国都
人们常说邢台历史上几次建国.几次定都.涉及到战国时期的赵国,只是根据地方志的记载,向来只说"邢台是赵襄子的封地",你知道吗?邢台也是赵国建立时的第一都城. 朱诰康熙<邢台县志 ...
-
邢台之赵国遗迹——读史笔记
<史记>自襄子立才有"襄子元年"之称,即认为自襄子才称赵为诸侯王国.清·林春溥<战国纪年>亦载:赵地昂.毕之分野.赵分晋得赵国.史书虽没有直接记载赵襄子立国 ...
-
赵国与代国的百年恩怨是怎么结束的?赵代两国的恩怨有哪些?
赵国与代国的百年恩怨是怎么结束的? 赵代两国的恩怨有哪些? 代国是商朝分封的诸侯国,国君跟商朝王室同姓,为子姓.代国从公元前1600年立国,至公元前475年灭于赵氏,立国1125年.公元前228年,秦 ...
-
忠义新唐书赵国公王琚,中山郡公王晙王方庆,王及善纳言、检校并州大都督府长史、天兵军大总管、陇右诸军大使、谯县子娄师德凤阁侍郎、同凤阁鸾台平章事、石泉县公王方庆文昌左相、同凤阁鸾台三品、袭邢国公王及善
黄门侍郎.参知机务.脩文馆学士.齐国公崔日用兵部尚书.同中书门下三品.代国公郭元振尚书左承相.兼中书令.集贤院学士.燕国公张说紫微侍郎.上柱国.赵国公王琚 兵部尚书.同中书门下三品.持节朔方军节度大 ...
-
文学知识故事集•苏代游说赵国,“鹬蚌相争,渔翁得利”239
36.苏代游说赵国,"鹬蚌相争,渔翁得利" "坐收渔翁之利"这个词语的意思是双方相持不下,结果两败俱伤,让第三者得利.这个词语出自"鹬蚌相争,渔翁得利 ...
-
邢台九座古城之六——少数民族政权后赵国石勒的建平大城
石勒虽然是个胡人(羯人),又是个奴隶,但凭着自己的聪明才智一步步走出了辉煌,打下来自己的一片天地,成为了后赵开国皇帝.我们常说英雄不问出处.其实在历史上的华夷之争,认为汉族人无论采取什么手段夺得皇位, ...
-
太上老君、玉皇大帝、赵公明、猪八戒……道教石窟里的诸神之国
成都博物馆藏道像(南北朝) 成都鹤鸣山是道教发源地,道教对中国文化影响深远,也是天府文化之于中国文化的独特贡献.中国道教石窟大多分布于四川.重庆地区,比如绵阳西山观,仁寿坛神岩,丹棱龙鹄山,大足石门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