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饰背后的故事|以树皮为衣
泠江阅读
服饰背后的故事|以树皮为衣
小编在上一期给大家介绍了赫哲族的鱼皮制衣,是不是让人觉得十分新奇呢?那么在这儿,小编将要带大家了解的一种更让人惊讶的衣服。以树皮做的衣服。
在人类文明之初,学会棉麻纺织之前有一个民族的人民充分利用自然元素,就地取材,发明了与现代服装制式及其相似的树皮衣。用树皮制衣这种古老的技艺发源于中国并且向世界各地传播,几千年过去了,树皮衣早已退出了历史舞台。但是在海南一带的黎族人们还依然有着树皮制衣的传承,并且在三千年前他们就已开始制作并穿着树皮衣了。


树皮衣,听起来很是奇特,然而黎族的树皮衣更令人感到匪夷所思的是,它所采用的原料材质是一种剧毒的树——见血封喉树。见血封喉树的树汁带有剧毒,取树皮的过程也危险万分为什么黎族的人们还要冒着巨大的风险去剥取树皮呢?因为树皮制作的衣饰一般都会因为遭到虫蛀而及其难以保存,但是本身带有剧毒的见血封喉树,以它的树皮制作的衣服就很好的解决了这个问题,因而用它制成的衣服也就更为经久耐用。当然也有人想要是取材的过程不小心中毒了怎么办呢?聪明的黎族先辈们早已学会了以树根煮水服用解毒所以自然也就不再担心这个问题了。


(剥取树皮)
树皮布又被称为榻布、荅布、都布、纳布、楮皮布、谷皮布等,是以植物的树皮为原料经过拍打技术加工制作成的一种无纺布料。早期的黎族先民们使用的是一种叫做石拍的工具 用石拍反复拍打树皮,通过拍打使树皮和树干间的结构松动使它能够用用小刀割开树皮,将整张树皮剥下。在树皮剥下来以后则要经过修整和清洗,将树皮压平削掉疤节,再进行第二次的拍打使表皮和树皮纤维结构松动而软化。好的树皮纤维会含有大量的水分,那么晒干脱水也是制布必不可少的步骤。在脱水之后就会进行最后的修整,对树皮进行第三次的拍打,如果树皮不平还需要去厚削薄使纤维分布更加均匀让它成为柔软的片状。在树皮布制好以后那么最后一步当然就是缝制成衣了。树皮衣的剪裁结构保持着传统的古老型制,基本都是以对襟为主,袖子做拼接,一字领。并且由于受材料的限制,树皮衣的尺寸并不规整左右衣片的数据会有偏差,幅宽也略窄。

(石拍)
树皮衣的成衣看起来会感觉很硬,但是经过处理的树皮布制作而成的衣服实际是很柔软的,并且保暖效果也不差,在明代,五指山腹地的黎族支系人民们也普遍穿着这种树皮衣。后来由于经济的发展,直到清代树皮衣才渐渐的退出黎族人民的日常。

以树皮布为衣——这种奇特的服饰现象,在当时有些人会认为这是野蛮落后的标志,然而小编却认为这是文明进步的象征,且树皮衣也是黎族人民对人类社会的伟大贡献。现在由于时代的发展社会的变化,这类古老的象征已经开始渐渐淡化出了我们的视野,而我们也有责任将它传承下来。
这每一件树皮衣都真实的透露着早期人类的服饰信息也让我们感受到人类文明的发展和推进,保护好仅剩不多的传承,我们需要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