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舟听雨晚唐系列 安史之乱(二十九) 新店会战
相关推荐
-
函谷关
函谷关 文/朱鸿 函谷关地理复杂,历史复杂,自商周以来,它就反复惊世,没有一定的知识储备显然难以透彻认识它.近乎30年,函谷关一直在我的想象和理解之中. 既是长期谋划,又是俄顷冲动,终于选在冬日,我冒 ...
-
秦军汉军唐军蒙古军明军八旗军,哪支军队最厉害,蒙古军只排第二
评论一支军队是否厉害,得看当时所处的时代和科技.军事的发展水平,一般来说,越往后的军队,其科技水平越高,军队整体作战能力越强,但是,依靠黑科技或者高科技作战的军队,往往并不是最厉害的,除去时代的科技感 ...
-
潼关之战,唐玄宗命令守军出击,当真是不懂军事的大昏招?
安史之乱初期,决定性的潼关大战,哥舒翰所部20万唐军惨败,导致长安失守.长期以来,被认为是唐玄宗李隆基的战略决策错误,强逼守军出战所致. 然而,战前的情势, 安禄山虽然拿下洛阳,但是周围形势对叛军很不 ...
-
史书遮掩的真相,潼关大战20万唐军惨败,真实原因在此
安史之战初期,酿成长20万唐军全军覆没,长安失守悲剧的潼关决战,根据史书事后记载,都是唐玄宗李隆基一意孤行所致. 不止是唐军主帅哥舒翰,甚至郭子仪.李光弼等其他唐军名将,也都竭力反对出击,主张坚守,然 ...
-
韩军眼里的云山战役:美军打了1.3万发炮弹,最后美军中校抱头痛哭
今天我们来跟随韩军的视角去回望一下朝鲜战争中的云山战役. 1950年10月下旬,韩军第一师在进攻永丰时被志愿军拦截在了云山,此时美军还没有意识到志愿军这个强大的对手已经进入战场. 而原本负责在韩军第一 ...
-
扁舟听雨晚唐系列 安史之乱(十二)马嵬坡的决裂
聚集了西北军几乎所有机动兵力的唐军精锐部队,出人意料的以绝对优势的兵力,在灵宝之战中全军覆灭,连带潼关也跟着失守.当这个消息传到长安城大明宫中的时候,皇帝处于极度的震惊之中,无法置信.以至于他接连问了 ...
-
扁舟听雨晚唐系列 安史之乱(十五)太子登基,新皇帝诞生
马嵬坡之变后一个月,公元756年七月十五日,唐帝国皇帝李隆基发布了一篇<告全国人民书>: 我唐受命百有十载,德泽浸于荒裔,声教被于殊邻,绍三代之统绪,综百王之礼乐. -- 永王璘.盛王琦. ...
-
扁舟听雨晚唐系列 安史之乱 (十)哥舒翰含泪出征
公元756年六月四日,在皇帝的一再催促下,主帅哥舒翰终于率领驻扎在潼关的主力部队,离开潼关,向洛阳方向进发,于六月七日抵达灵宝西原,并与燕军崔乾佑部遭遇.在短短一个月的时间里,继南线战场的滍水之战.河 ...
-
扁舟听雨晚唐系列 安史之乱(四十二) 真在的决战,千年前的货币战争(下)
上一节说到了玄宗皇帝末期,曾授权杨国忠主导过一次货币改革,而杨国忠的这一次货币改革主要有两个思路: 第一个是驱逐市面上的假钱,直接从库存中拿出3个亿,以一定比例允许民间拿手中的"恶钱&quo ...
-
扁舟听雨晚唐系列 安史之乱(三十二) 卖官鬻爵也得讲营销策略
至德二载,即公元757年底,唐帝国接连在香积寺和新店两场大会战中获得完胜,燕帝国的南下主力大部被歼,看上去历时两年之久的叛乱的平息指日可待.第二年,也就是公元758年,为了庆祝收复两京,肃宗皇帝改元乾 ...
-
扁舟听雨晚唐系列 安史之乱(二十五)
至德二载,即公元757年的二月,唐军收复长安的战斗正式打响,唐军最初的战略构想是西线凤翔-武功唐军与东线河东(运城)-潼关朔方军双锤出击,一面切断洛阳唐军与关中唐军联系,同时左右夹击,使燕军长安军团首 ...
-
扁舟听雨晚唐系列 安史之乱(二十二)仙人李泌
至德元载,公元756年十一月,朔方军在北方河套战场取得胜利后,返回首都,随即以郭子仪.李光弼为代表的朔方军拥军大佬们,通过皇帝的嫡系李泌提出了一个以游击战为主的持久战战略构思. 但是这个战略遭到了皇帝 ...
-
扁舟听雨晚唐系列 安史之乱(四十九) 无言的结局
皇帝费劲千辛万苦发起的开源节流计划,最终以惨败告终,好几个皇帝亲自任命的军区司令被杀. 无可奈何之下,皇帝又把他那慈祥的目光,望向了远方那美丽的东南.宝应元年,公元762年,经过了一年的折腾,帝国中央 ...
-
扁舟听雨晚唐系列 安史之乱(四十六) 敌人只有几百米了,李光弼和仆固怀恩还在内讧
从乾元三年,即公元759年九月史思明攻陷洛阳开始,一年多的时间,史思明被陕郡的唐军和河阳的李光弼部牢牢锁死在洛阳,到上元元年,即公元760年十一月,怀州失陷,黄河北岸的西大门被打开,史思明面临严重的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