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克鼎》铭文
相关推荐
-
极简识篆(34)
识义 识形 识用 养怡之福 可得永年 出自 曹操 <龟虽寿> 西周金文 曶鼎,西周恭王时代青铜器物.制鼎人名舀,故又为舀鼎. 该铭文茂密朴实,厚重凝练,有古拙雄伟之 ...
-
从"攀古奕世—苏州潘氏的收藏"展青铜器说天下三宝
从"攀古奕世-苏州潘氏的收藏"展 青铜器说天下三宝 此次在苏博启幕的"攀古奕世-苏州潘氏的收藏"特展,苏州博物馆经过两年多的周密筹划,成功将故宫博物院.中国国家 ...
-
雙鼎合璧——上博青銅器特展(上)
聽聞闊別滬上十七年的大盂鼎回娘家探親(上次回滬為2004年),趕緊去上博瞧瞧. ▲雙鼎合璧 大盂鼎.大克鼎.毛公鼎被譽為宇內三寶.今三寶分居北京.上海與台北,在此之前分別在三城見過三寶真容.特別是大克 ...
-
高清微距下的中山王厝方壶铭文,楚楚动人!
中山王厝方壶 1978年河北中山王墓出土 为中山三器之一 壶身文字属三晋系 字身修长 横平竖直,笔画挺秀 字中曲线委婉柔丽 楚楚动人 中山王厝方壶 此壶文字最初由 张守中负责摹写 并辑成<中山王 ...
-
高清微距下的中山王厝方壶铭文,楚楚动人
中山王厝方壶 1978年河北中山王墓出土 为中山三器之一 壶身文字属三晋系 字身修长 横平竖直,笔画挺秀 字中曲线委婉柔丽 楚楚动人 中山王厝方壶 此壶文字最初由 张守中负责摹写 并辑成<中山王 ...
-
《中山王厝方壶》铭文
上世纪70年代,在河北省平山县三汲乡发掘了战国中山王厝墓,墓中出土了大量的珍贵文物,青铜大鼎.方壶和圆壶这三件器物上就有数以千计的铭文. 这些铭文字体深受三晋地区文化的影响,同时吸收了吴楚地区鸟虫书的 ...
-
绮丽多姿,楚楚动人——微距下的《中山王厝方壶》铭文美得令人窒息
四十多年前 河北省平山县中山王厝大墓 出土的中山王三器 器物上有数以千计的铭文 我们一起来领略 其中方壶上的一段文字 上世纪70年代,在河北省平山县三汲乡发掘了战国中山王厝墓,墓中出土了大量的珍贵文物 ...
-
山西省书画院【溯源问道】:王志刚临《中山王厝器铭文》选
[编者按]: 临摹,从古至今皆为学书之大要.凡临摹古人,始必求其形似,得其笔法渊源.间架布置,而后遗貌取神,自成家数,斯为善书者.鉴于此,我们近期将陆续登载山西省优秀书画家的临摹作品,透过作品反映他们 ...
-
中山王厝的吉金文字
河北平山三汲战国中山王厝的方壶圆壶和鼎,年代虽晚,錾刻的金文可是一流滴 26 喜欢 1 赠金笔 阅读(1717)┊ 评论 (30)┊收藏(10) ┊转载(74)┊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
-
名家临古|徐无闻 临《中山王厝鼎》
个人简介 徐无闻,男,(1931年---1993年),名永年,字嘉龄,三十后更字无闻,四川成都人,毕业于四川大学.我国著名的学者型书法家.篆刻家和书法教育家.生前为西南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兼古典文学研究 ...
-
徐无闻篆书《战国临中山王三器铭文》
徐无闻60岁临战国中山王三器铭文,辛未(1991年)九月临. 徐无闻(1931-1993),四川成都人.字嘉龄,号无闻.原名永年,三十耳聋后更名"无闻",室号守墨居.烛名室.歌商颂 ...
-
名家临古系列:徐无闻 临《中山王厝鼎》
不再错过任何一个精彩 徐无闻 XU WUWEN 徐无闻(1931-1993),四川成都人.字嘉龄,号无闻.原名永年,三十耳聋后更名"无闻",室号守墨居.烛名室.歌商颂室等.当代著名 ...
-
战国篆书《中山王方壶》超清铭文,极为宝贵的书法资源!
▲不论是器身造型还是铭文书法,都是艺术界的大V(by:@青铜故事) <中山王方壶>于1978年在河北省平山县战国中山王墓出土,是"中山王三器"中的一件(另两件为中山王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