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创刊70年·故事】陈松叶:一“艺”一“学” 一长生
相关推荐
-
『聆听』回头一眸
● ○ ● 回头一眸 ● ○ ● 作者:臧朝全,笔名,宁静致远,之前在国企工作, 现居江苏省连云港市. 原创作品见于<乡土文学情愫>.<武山文学咨讯网>.<纳一天 ...
-
中国诗歌报||长生自选诗
关注中国诗歌报(中诗报),让诗歌温暖人生! [作者简介]长生又名岩松,本名袁长生.热爱生活及一切美好的事物,崇尚真善美,追求淡雅宁静,喜爱诗歌诗词的一个北京退休布衣小老头.有零星拙作散见于网络平台中诗 ...
-
全国首届“亲情杯”诗歌大奖赛入围作品展:梁德山
清明祭父(外二首) 梁德山 老家门前菜园的一个角落 是您休息了十四年的寓所 一条泥泞的小路 周围绽放着野花朵朵 我轻轻地从您的寓所旁走过 您却半点也没有察觉 也许您前世吃的苦太多太多 正在安静地享受着 ...
-
10首幸福的诗,真的太美了
▍太幸福了 当你温柔地躺在我怀里, 我能够听到你的呼吸, 你在梦中唤我的名字, 你的口角上显露出笑意- 太幸福了. 当炎热严峻的白天过后, 你驱散我的沉重的闲愁, 当我躺卧到你的心头, 不再为明天的一 ...
-
梁晓声:读书,让你具有抵抗寂寞的能力!
作者简介:梁晓声,原名梁绍生.当代著名作家.1949年9月22日出生于哈尔滨市,祖籍山东荣成市泊于镇温泉寨.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曾创作出版过大量有影响的小说.散文.随笔及影视作品.中国现当代以知青文学成 ...
-
中国诗歌报:一些名刊名报致力于推动中诗报临屏精华作品
春到万物竟相生,满园春色关不住.中国诗歌报从去年以来在全国独家开展临屏诗创作以来,受到了来自四面八方诗友的肯定和欢迎,特别是引起了中国诗歌报所属各省诗人工作室的高度重视,在给予组织精干编辑甄选精华作品 ...
-
【纪念创刊70年·故事】乌人:改稿班的故事
2020年9月我们迎来了<北京文学>70周年华诞. <北京文学>创刊于1950年,沉淀了深厚的文学底蕴. 第一任主编为老舍,汪曾祺曾任编辑部主任.著名作家杨沫.王蒙.林斤澜.浩 ...
-
【纪念创刊70年·故事】江雪:寻觅
2020年9月我们迎来了<北京文学>70周年华诞. <北京文学>创刊于1950年,沉淀了深厚的文学底蕴. 第一任主编为老舍,汪曾祺曾任编辑部主任.著名作家杨沫.王蒙.林斤澜.浩 ...
-
【纪念创刊70年·故事】张桦:三十八年前,我去《北京文学》改稿
2020年9月我们迎来了<北京文学>70周年华诞. <北京文学>创刊于1950年,沉淀了深厚的文学底蕴. 第一任主编为老舍,汪曾祺曾任编辑部主任.著名作家杨沫.王蒙.林斤澜.浩 ...
-
【纪念创刊70年·故事】寻歌:三说我的朋友《北京文学》
2020年9月我们迎来了<北京文学>70周年华诞. <北京文学>创刊于1950年,沉淀了深厚的文学底蕴. 第一任主编为老舍,汪曾祺曾任编辑部主任.著名作家杨沫.王蒙.林斤澜.浩 ...
-
【纪念创刊70年·故事】赵萍:我为什么喜欢《北京文学》
2020年9月我们迎来了<北京文学>70周年华诞. <北京文学>创刊于1950年,沉淀了深厚的文学底蕴. 第一任主编为老舍,汪曾祺曾任编辑部主任.著名作家杨沫.王蒙.林斤澜.浩 ...
-
【纪念创刊70年·故事】邵锦平:半生归来,仍恋你如初见
2020年9月我们迎来了<北京文学>70周年华诞. <北京文学>创刊于1950年,沉淀了深厚的文学底蕴. 第一任主编为老舍,汪曾祺曾任编辑部主任.著名作家杨沫.王蒙.林斤澜.浩 ...
-
【纪念创刊70年·故事】毛秀璞:难忘北京六部口
2020年9月我们迎来了<北京文学>70周年华诞. <北京文学>创刊于1950年,沉淀了深厚的文学底蕴. 第一任主编为老舍,汪曾祺曾任编辑部主任.著名作家杨沫.王蒙.林斤澜.浩 ...
-
纪念创刊70年经典回顾|韩少功:《怒目金刚》(短篇小说)
行伍出身的书记当众骂了温文尔雅的乡村先生吴玉和,而吴玉和一心想着让书记道歉,便和书记较上了真.而当书记真的落魄时,吴玉和会怎样呢?本篇故事一波三折,人物呼之欲出,不愧<北京文学>创刊70周 ...
-
海南琼剧《喜团圆》背后的故事——陈素珍专访
海南琼剧《喜团圆》背后的故事——陈素珍专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