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璧记忆】想起那些年在灵璧教夜校的日子

(0)

相关推荐

  • 《理想照耀中国》终于不哭了,李乃文、井柏然演翻版李云龙、赵刚

    看<理想照耀中国>简直就是看一集哭一集,看到先辈的英雄事迹忍不住泪流满面,加上演员们精湛的演技,将角色演绎得惟妙惟肖,入木三分,那种真实感跃然于荧幕之上,就更让人感动了. 原以为所有的故事 ...

  • 《人文武汉》试刊号连载(4)扫盲与上幼儿园

    上世纪五十年代初期,在群众性的扫盲运动中,人民政府高度重视,通过广泛充分的宣传动员,良好协调的组织管理,规范适用的教学工作,灵活多样的扫盲形式,解决了群众文化水平低的问题.为社会主义建设经济发展的高潮 ...

  • 【望安山文学】钱兆成||我的第一个教师节(散文)

     我的第一个教师节 作者:钱兆成     主编:非   鱼 1985年9月10日,我荣幸地赶上了改革开放后的第一个教师节.各级领导高度重视.因为我无论是上学期间,还是这参加工作的三年,都没过过教师节, ...

  • 翠琴(四)

    这是舒林的第97篇原创文章 唯美朗读:二月紫晶 本文纯属虚构, 人物故事请勿对号入座 四 "翠琴,翠琴--"大伙一阵子手忙脚乱,不住呼喊. 五分钟,六分钟,恍恍惚惚的翠琴终于睁开了 ...

  • 徐德培 | 扫盲运动

    童年记忆中的扫盲运动 江都  徐德培 作者徐德培先生:1947年生,中共党员.中学高级教师.1966年高中毕业于江都县中学,1972年参加教育工作,1980年毕业于扬州教育学院,2008年退休.原江都 ...

  • 小姑

             小姑去世已经三周年了!         觉得才没有几天,小姑还躺在中医院的病房里,给我唠着话.竟然已经去世三周年,时光真的太快.         在她那张年轻时的相片上,圆圆的脸庞, ...

  • 五十年代初我当扫盲“小先生”

    3-31 08:34 新中国成立初,党和政府为穷苦大众做了许多深得人心的大好事,期间有一件好事就是"扫盲",那些本来不识字的文盲和半文盲(识字很少的)成年人深受其益.在扫盲日子里, ...

  • 【灵璧记忆】那些年灵璧一些老锅屋藏着的故事

    老锅屋里藏着的故事 文 ∕王潘 上世纪八十年代之前,我们农村在堂屋前面的一侧,家家户户都盖着一间"厨房",大家都叫锅屋,面积只有十来平方的大小,最早的锅屋建构是在堂屋的墙体上按照一 ...

  • 【灵璧情感】那些年在灵璧一起读书的同学,你还好吗?

    同学,你还好吗? 文/金陵 这次聚会是大杨发起的. 大杨建了个初中同学群,群里的人数不多,二十来个.当初班级里四五十人,分散各地,大都失去了联络.隔着三十年,进了群的同学各经风雨世故,仿佛茫茫然从时间 ...

  • 【灵璧记忆】这位灵璧帅哥童年的那些记忆,您经历过吗?

    童年的记忆 文/乡村农夫 童年似一杯浓香的鸡蛋茶,喝到嘴里,暖到心窝:童年似暴风雨后的彩虹,五彩缤纷,绚丽无比; 童年又似那晚霞过后的余光,那么让人怀念--每当回忆起儿时,甜蜜而快乐的感觉,不由自主的 ...

  • 【灵璧记忆】回忆那些年在灵璧老家烧锅的日子……

    烧锅 文/云中漫步 童年的记忆里,农村烧饭用的是那种大土灶.通常烧的是干草,枯叶之类的东西,非常难烧.所以在当时的农户家里,大部分的土灶边上都装一个风箱.一推一送之间,源源不断的风就吹到柴草上,火苗越 ...

  • 【灵璧记忆】想起午收那些事

    想起午收那些事 文/春江暮雪      午收大忙时,到大姐家过了两天,不敢说是帮忙,其实真的帮不上忙.现在收麦子,全部是大型联合收割机,哪里还用得上我帮忙.整个村子,不到两三天,小麦已经基本收割完毕, ...

  • 浅谈“灵璧记忆”

     农村人说农村事  文/叶紫 浅谈[灵璧记忆] "记忆",顾名思义是过去式,那么"灵璧记忆"肯定要受到区域空间的限制,重点要体现灵璧的历史. 据悉,县政协下发一 ...

  • 灵璧记忆中美食:炒花子

    炒花子 文/姜德臣 在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的自制食品中,最能追思往事的一项是炒花子.炒花子也叫炒苞米花.玉米花或者炒玉蜀黍花.所谓炒玉米花就是将晒干精选后的饱满玉米颗粒与草木灰或细沙土混合放到开口的普 ...

  • 灵璧记忆:大脚新娘之死

    邵明宣作品 大脚新娘洞房失踪 文/抱璞斋主 妇女缠足裹小脚的历史,已经一去不复返了.可那历史的沉渣还不时地在一些老人的记忆中泛起.那些耄耋之年的老妪中,偶尔还有走路扭扭捏捏的小脚者,人们把她当作村子里 ...

  • 灵璧记忆:俺奶

    奶  奶 文/王新 奶奶姓吴,没有名字,因为身体稍胖庄里上人背地里都叫她"老胖".小时候但凡遇到不认识我的人就会问"这是谁家的孩子?"旁边人会是说"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