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风物(下):昔日的器具

(0)

相关推荐

  • 】生产队

    生产队,对于今天的许多年轻人来说是个陌生的名称了,它记录着一段历史的痕迹.也留下了我儿时许多美好的回忆. 地区级别的划分:市.县.公社.生产大队.村.生产小队. 所在的村子是第六小队,他当队长,后来又 ...

  • 米面从哪里来

    米面从哪里来?提这问题,真是既简单又可笑.但是,对城市的一些人来说,他们从小远离农桑,还真不知道米面如何生产出来.正如<朝阳沟>里的银环,"韭菜麦苗分不清". 中国是农 ...

  • 忘不了村中的——碾子

    我们华夏民族的农耕文明,造就了许许多多人类为之骄傲的工具. 穿心碾子图片 石器时代至今,我们的先祖的大智慧被更加先进的工业文明,及当下互联网时代替代品的出现,失传的工具数不胜数.先祖们为了把粮食加工成 ...

  • 描写一个人说话诚实可靠的歇后语

    [场上的石磙子--落地一个坑]石磙子:用来轧谷物.平场地的石制农具,圆柱形,也叫碌碡.比喻说出的话能够落实.王火<血染春秋>四章:"他过来用手拉节振国坐下:'他同你谈,就像场上的 ...

  • 民国的盘锦产最好的苇席,可是关键的踩碌碡技术,却无法继续传承

    民国时期,盘锦编制苇席的手工艺人在编席子时,需要一个特别关键的步骤,名字叫作踩碌碡,可如今该工艺已经失传.踩碌碡究竟是什么?如果您想知道,就让小编来为您揭秘: (本文所有图片,全部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 ...

  • 陈社英丨 村里的老碾子

    几十年前的农村,常常会有一两盘村民共用的碾子,它由碾盘.碌碡.立轴.滚架四部分构成,是一种用人力或畜力把高粱.谷子.稻子等谷物脱壳或把米碾碎成碴子或面粉的大型石制工具.地上砌一个土台子,高不足一米,上 ...

  • 【 民俗探讨】“朱雀压磨盘,代代有人穷”,这是为什么呢?

    "朱雀压磨盘,代代有人穷",这是为什么呢? 关山听风 "朱雀压磨盘,代代有人穷"这句农村俗语,是过去农村磨盘放置方位的一种禁忌.意思是说,家中的磨盘不能放在院子 ...

  • 乡村振兴下的“手工艺 农产品”整合创新设计研究

    作者:张田田 皮永生 摘 要:目的 乡村产业的高质量发展离不开农产品价值提升,从设计学角度提出"手工艺 农产品"的整合创新模式来提升农产品价值,助力乡村产业高发展.方法 在符号学视 ...

  • 「一部被拍摄成电影并获奖的小说 」谭文峰| 走过乡村(下)

     zuojiaxinganxian  作者简介 谭文峰: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著有小说和影视剧多部,其小说作品曾被20余家出版社编入各种选本,多次被<新华文摘>.<小说选刊>.&l ...

  • 真实事件:湖北恩施大蟒蛇从万丈深崖救下昔日的救命恩人李大爷

    乡村丑女 04-26 这件真实的事情就发生在湖北省恩施的咸丰县坪坝营,坪坝营有个叫李友财的孤寡老人,因他父母和二个哥哥不幸去世,又因自己太穷和身体多病也一直未能娶妻生子,最后房屋倒塌并搬进了山上的一个 ...

  • 【绘画】日本小岛光径 描绘乡村山水.下

    【绘画】日本小岛光径 描绘乡村山水.下

  • 乡村振兴下,现代农业产业园有哪些发展模式?

    乡村振兴,产业先行,产业振兴,则经济收益提高,村民增收致富.产业振兴,需要各类生产要素聚集,而现代农业产业园是重要的抓手之一.那么,在乡村振兴之下,现代农业产业园有哪些好的发展模式呢?跟着地道·农旅地 ...

  • 乡村风物系列:燕子

    乡村风物系列:燕子 文/洁宇 每个乡下孩子,约略从开始认知事物的时候起,必会先认得燕子. 燕子,在乡下人眼里,分成两种.一种是家燕,肚皮雪白,一种是麻燕,肚皮上是浅褐色的麻点儿.早些年乡下,家家的厨房 ...

  • 【张中兴专栏】鹧鸪天 . 美丽乡村林州下里街

    " 鹧鸪天 . 美丽乡村林州下里街 文/张中兴 新时代里新农村,下里街南美景呈. 洹源潺潺飞瀑溅,湿地茵茵垂柳葱. 瞭望台,四角亭,古碾古磨又复生. 举首北望庄舍靓,壁上唐诗标雅清. &qu ...

  • 乡村风物记

    乡村风物剪影

  • 石柱县持续发力保障乡村教师下得去、教得好、留得住

    近年来,石柱县在乡村教师编制.招聘.培养.待遇提升上持续发力,不断优化乡村学校办学条件,全力解决乡村教师后顾之忧,真正实现乡村教师下得去.教得好.留得住. 一是全力拓宽乡村教师补充渠道,确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