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图书集成医部全录(180至卷185 胸腹门)

(0)

相关推荐

  • 4、芒硝(苦咸寒,主软坚,破结块)

    原文:  味苦,寒.主百病.除寒热邪气,逐六腑积聚结固留癖,能化七十二种石.炼饵服之,轻身,神仙.生山谷.味苦寒,主百病,除寒热邪气,逐六府积聚,结固留癖,能化七十二种石,炼饵服之轻身神仙.吴普曰朴硝 ...

  • 世传秘方900方(50)

    694.猪苓汤:治阳明病,脉浮发热,渴欲饮水,少阴病下利六七日,咳而呕渴心烦不得眠者.猪苓茯苓泽泻滑石阿胶各一钱先煎四味后入阿胶溶化温服. 695.白虎汤:治阳明症,汗出渴欲饮水,脉洪滑不恶寒反恶热. ...

  • 《妇人大全良方》:栝蒌汤 子芩散

    栝蒌汤 枳壳(四个) 浓朴 薤白(各一两) 栝蒌(一个) 桂枝(一两.有热除此一味) 上 咀,水七升,煎取四升,去滓温服. 凉心肺,解劳除热,使荣卫顺,血不绝.子芩散. 子芩散 黄 (一两) 白芍药 ...

  • [卷七\癫狂脉证第五十八] 附方

    [卷七\癫狂脉证第五十八] 附方          灵苑辰砂散     治风痰诸痫,狂言妄走,精神恍惚,思虑迷乱,乍歌乍哭,饮食失常,疾发仆地,吐沫戴目,魂魄不守.辰砂(一两,须光明有墙壁者)酸枣仁( ...

  • 口腔溃疡甘草泻心汤

    ​处方:炙甘草12克,黄芩9克,人参9克,干姜9克, 黄连3克,大枣十二枚(擘),半夏9克. 用法:水煎服,六碗水煎成三碗,分三次服. [方歌] 下余痞作腹雷鸣.甘四姜芩三两平. 一两黄连半升夏.枣枚 ...

  • 古今图书集成医部全录(001至卷046 黄帝素问)

    古今图书集成医部全录卷一 黄帝素问 [马莳曰:<素问>者,黄帝与岐伯.鬼臾区.伯高.少师.少俞.雷公六臣平素问答之书,即本纪所谓咨于岐伯而作<内经>者是也.此书出于岐伯者多,故 ...

  • 古今图书集成医部全录(069至卷070 扁鹊难经)

    古今图书集成医部全录卷六十九 扁鹊难经 上经 [滑寿曰:此书固有类例,但当如<大学>,朱子分章以见记者之意则可,不当以己之立类统经之篇章也.今观一难至二十一难皆言脉,二十二难至二十九难论经 ...

  • 古今图书集成医部全录(089至卷092 外诊法)

    古今图书集成医部全录卷八十九 外诊法 [望] 黄帝素问 五脏生成篇 心之合脉也,其荣色也,其主肾也. [注 心主血脉,故合于脉.经云:脉出于气口,色见于明堂.心之华在面,故其荣在色.五脏合五行,各有相 ...

  • 古今图书集成医部全录(093至卷105 脏腑门)

    古今图书集成医部全录卷九十三 脏腑门 黄帝素问 生气通天论 四时之气,更伤五脏. [注 四时之气,风寒暑湿也,言四时之邪匪只病阳阴之气化,而更伤五脏之有形,盖病久则传化也.] 金匮真言论 夏气者病在脏 ...

  • 古今图书集成医部全录(106至卷110 经络门)

    古今图书集成医部全录卷一百六 经络门 黄帝素问 阴阳离合论 帝曰:愿闻三阴三阳之离合也. [注 离则为三阴三阳,合则为一阴一阳.] 岐伯曰:圣人南面而立,前曰广明,后曰太冲. [注 南面为阳,故曰广明 ...

  • 古今图书集成医部全录(111至卷121 运气门)

    古今图书集成医部全录卷一百十一 运气门 黄帝素问 五运行大论 黄帝坐明堂,始正天纲,临观八极,考建五常. [注 天纲,天之度数也.八极,地之八方也.五常,五行政令之常也.] 请天师而问之曰:论言天地之 ...

  • 古今图书集成医部全录(138至卷150 目门)

    古今图书集成医部全录卷一百三十八 目门 黄帝素问 金匮真言论 东方青色,入通于肝,开窍于目,藏精于肝. [注 天之五方五色,入通于脏,以养五脏之精.肝之精气开窍于目,而复通乎天气,是天气通乎人,而人气 ...

  • 古今图书集成医部全录(151至卷152 鼻门)

    古今图书集成医部全录卷一百五十一 鼻门 [鼻衄详载血门,此不复入] 黄帝素问 金匮真言论 西方白色,入通于肺,开窍于鼻. [注 西方金位,白者金色.肺属金脏,鼻者肺之窍也.] 春善病鼽衄. [注 所谓 ...

  • 古今图书集成医部全录(153至卷154 唇口门)

    古今图书集成医部全录卷一百五十三 唇口门 黄帝素问 金匮真言论 中央黄色,入通于脾,开窍于口,藏精于脾. [注 中央土位,脾土脏,其气相通.黄者土色,口者脾窍.] 阴阳应象大论 中央生湿,湿生土,土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