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间】 李国钧丨老家的美食

原创首发  侵权必究 

老家的美食

□ 李国钧 /  文

我生长在北京,河南林州是我老家。太行苦寒地,果腹且不易,能有什么美食?有!那些在外人看来不足道的吃食,在祖母、父母亲和乡人眼里,就是说不完道不尽的美食!
小米鸡肉焖饭
有一顿饭让祖母念叨了几十年,耄耋之年了还时常提起。祖母说嫁到我家不久,和爷爷一起走亲戚,吃的是小米鸡肉焖饭,油汪汪的那叫个香啊。祖母南京、汉口都住过,山珍海味还是吃过的,但一辈子念念不忘的却是小米鸡肉焖饭。
我回老家到表弟家串门,专门要求吃顿小米鸡肉焖饭。表弟买来家养土鸡,配以上好的小米精精心心地焖了一锅,端起来一吃,感觉真的很一般!
我心不甘,回京后自己尝试着做小米鸡肉焖饭,几次之后,吃过的都说不错!
小米,林州石碾的就很好,要泡半个小时。鸡肉去骨切丁(用笋鸡腿肉即可),白萝卜切丁,土豆去皮切丁。鸡骨敲裂,熬成高汤。炒锅放油,量稍多,葱姜蒜切末爆香,依次放入鸡丁、萝卜丁、土豆丁,炒五分钟,倒入高汤和泡过的小米,(汤不要多,熟后的小米要粒粒分明),调好咸淡,改小火焖熟,起锅时搅拌均匀即可。
祖母吃的那顿小米鸡肉焖饭,难说比我做的好。老人家记忆的,可能不仅是饭的滋味,更多的是青春的回忆和思乡的闲愁。
“茶”
祖母在世的时候,农历二月二龙抬头的日子,街坊四邻吃春饼、合菜,也有吃面、吃饺子的。我们家却喝“茶”。
“茶”是一种汤。面粉炒至金黄色,熬制成不太稠的汤,里面要放好多东西:黄豆、熟芝麻、花生米、红薯粉条、萝卜条、豆腐条,当然还可以有其他东西,要熬很长时间。
起锅时要倒炝锅:用一个大铁勺,里面倒入油,放到火上,油热,放葱花,煎出香味,然后铁勺往锅里一杵,用最快的速度盖上锅盖(不能让那个味跑了),“哗”的一声,齐活!
小时候,觉得那个“茶”很香,很好喝。
祖母故去后,再没喝过“茶”。
二月二喝“茶”,老家今天还是这个习俗。
老锅菜
在林州,老锅菜村村都做,家家都吃。
遇到红事、白事,主家都会在庭院支几口特大的铁锅,十几个人忙碌着,铁锨一样的大锅铲在铁锅里上下翻飞,不一会儿,香味能弥漫半个庄子。饭口上,几十口、上百口人端着大碗,碗里是同样的菜,就着馍、白米饭,或坐在屋里,或圪蹴在院中,吃着、说着、笑着。办几天事,就支几天大锅。谁家的老锅菜肉多滋味足,谁家的不像个样子,都会是庄子里好几天的话题。谁家的老锅菜炒得好,谁家办的事就成功了一多半。
逢年过节了,家家户户还是老锅菜,酒菜、饭菜都是它。平常的日子要改善生活了,也是老锅菜。
再以前地主老财家麦收那几天,要做老锅菜,供出力的长工和下地的男人吃,不下地的男人、妇女、孩子,吃不上。
说了半天了,什么是老锅菜?就是大烩菜!
林州历来穷,在吃饭上讲究不起来,一盘一碟地炒菜,费油、费材料、费工夫!干脆各种材料统统放在锅里,一起烩,一锅出!
眼下林州已经很富裕了,可以做十碟八碗了,但老锅菜已然成林州的习惯、传统甚至风俗,饭口上上演的,最多的还是老锅菜。
老锅菜做好了并不容易。刀工、火候、调料、顺序都不能错。一个三、五千人的庄子,出不了几个好炒家。
老锅菜很有趣。扁豆、茄子、白菜花、绿菜花、大白菜、小白菜、粉丝、粉皮、肉块、排骨、腔骨、豆芽、萝卜等等等等,在北京极难在一道菜里同时遇到的食材,在老锅菜里都可以磕头碰脑、相濡以沫。
老锅菜的味道真不赖,我爱老锅菜!
铁锅烧淇鲫
“淇水滺滺,桧楫松舟”,这句诗出自《诗经,卫风,竹竿》,那个淇水就是现在的淇河。眼下已然不丰沛的河水依偎着一个古镇——临淇镇,那就是我的老家,镇西头老街还有我祖上的老屋。
距临淇镇三华里,有一个小村——荷花村,那里的铁锅烧鱼,好吃!
鱼用大铁锅烧,一次可以烧十斤。一桌客人每人两斤,就要两个锅同时烧。现点现做等的时间要久一些。
鱼庄开在一个池塘边,露天一溜摆着几张桌子。池塘附近活跃着三、两只“白老等”(即白鹭)。“老等”们或单脚独立,半天一动不动;或“呼”地飞上树冠;或在池塘上空盘旋,猛地扎进塘里,腾出时嘴上会衔着一条鱼。池塘对面是一道平直的山梁,一对夫妻或耧或耜在山梁上忙碌着,逆光的夕阳下宛若耕织图剪影。
鱼端上来了,很大的粗瓷盘子,满满地码放着十几条鱼,每条有六、七寸长,油亮亮的枣红色。一筷子下去,里面的鱼肉雪白雪白,肉厚而刺少!吃在嘴里,腴而不腻,糯而不散,入口即香,回甘悠悠。最后再用烧鱼原汁拌饭,吃过一次,终生难忘。
如果米其林的专家来过荷花村,相信“铁锅烧鱼”能进《米其林红色宝典》。
鱼庄的刘老板是我好友。我问他有什么独门密器,他把烧鱼过程给我讲了一遍:收拾好的鱼文火煎至两面金黄,葱姜蒜炝锅,放糖、醋、酱油、盐、高汤,小火慢炖。听来做法与平常的红烧鱼无异。
老刘说,他家的鱼当然好吃,那是淇河鲫鱼!
后来查资料,淇河鲫鱼确实是天下名品。
《汤阴县志》、《淇县志》记载:宋代、明代,淇河鲫鱼是贡品;民国,淇河鲫鱼是国宴食材,张伯驹《续洪宪纪梦诗注》说:“淇水之源有一泉,产巨鲫,身扁数寸,名淇鲫,肥美胜于黑岗口赤尾河鲤;卫辉县令每日命人捞取,贮泉水于大木桶中,由火车运京,项城(袁世凯)更喜食之”。
淇河鲫鱼色金黄,体丰满,脊背厚度为一般鲫鱼的2倍,含肉率为一般鲫鱼的1.2倍,蛋白质含量19.6%,比一般鲫鱼高6%,氨基酸成份高而全,脂肪含量低而恰到好处。看来淇河鲫鱼的味美,是有科学依据的!

——  The  End——

  李国钧   籍贯林州,现居北京。爱好文学。

©原创作品  授权发布

(0)

相关推荐

  • 老板花2万月薪从五星级酒店挖来的总厨年度16款招牌菜已安排上

    铁板鹅肠 铁板鹅肠 原料: 鲜鹅肠600克.洋葱块100克.青椒块.红椒块共60克.泡姜片20克.泡辣椒节30克.蒜瓣30克.花椒5克.姜.葱.盐.料酒.味精.鸡精.胡椒粉.白糖.辣鲜露.香料红油.菜 ...

  • #一勺葱伴侣,成就招牌美味#酱香红烧小鲫鱼

    谁说夏天的小鲫鱼不好吃,按照我这种做法,保证可以好吃到舔盘的地步,连汤汁都会拿来泡饭吃干净. 好吃的前提是要买到新鲜的小鲫鱼哦,而且个头要不大不小,350g-550g一条的最好,太大,肉质老了,太小, ...

  • 几道十分接地气的畅销菜

    ‍ 面饼鸡爪 ‍ 辣卤凤爪近年在川菜中颇流行,不仅在于味道特别,还在于其糯的口感,吃起来特别过瘾.此菜是由辣卤凤爪配搭方便面饼成菜的.  制法: 1.先把鸡爪治净,入沸水锅汆水后,再放热油锅里炸至表皮 ...

  • 千万别在“酒米”上浪费钱,手把手教你自制钓鲫鱼打窝用的高效饵

    准备原料:1000克玉米碎+500克小米+500克大米+200克玉米面+200克菜籽饼+200克麸皮+500毫升高度曲酒+50毫升蜂蜜. 制作方法: 1.先把玉米碎.大米.小米先后用锅炒香,注意开小火 ...

  • 【在人间】李国钧丨两事怀二姑

    原创首发  侵权必究  两事怀二姑 □ 李国钧 /  文  1  二姑走了.她是在满屋儿孙悲切的目光中含笑走的,享年九十五岁. 二姑在林州老家生活了一辈子,而我生长在北京,和二姑在一起的时间并不多.有 ...

  • 【小说】李国钧丨过 年

    原创首发  侵权必究  过 年 □李国钧 /  文 腊月二十八,小娟还是一个人回老家了. 老公把大包小包安顿好,女儿在小娟的脸上使劲亲了一口,爷俩就下车了.老公家是北京的,要是这父女俩都和自己回去,那 ...

  • 【在人间】青儿丨槐花满枝头

    原创首发  侵权必究  槐花满枝头 □ 青儿/ 文 我的家乡坐落在北方的太行山下. 在北方,槐树是一种极普通树木,它适应性强,山野沟渠,房前屋后,街道路旁,到处可见它的身影.槐树没有杨树的伟岸,它向上 ...

  • 【西散原创】覃敏善作品丨老家渡口

    <西部散文选刊>原创版线上平台:西散原创 西散原创--西散原创纸媒选稿基地 西散原创--中国散文作家成长摇篮 西散原创--最具亲和力原创精品散文平台 从小生活在红水河边,在河上渡来渡去那是 ...

  • 【在人间】王玉芳丨 那年高考,一位考生突然连连举手

    原创首发  侵权必究  那年高考,一位考生突然连连举手 □ 王玉芳/ 文 工作群里,一条信息接连跳出三次:有直系亲属今年参加高考的请12点之前在群里上报一下.重要的事说三遍!显然,这是在安排高考监考人 ...

  • 一口香酥脆,满心赣南情丨赣南特色美食月亮巴

    每一个赣州人小时候特别盼望过年,因为过年就能吃到很多好吃的,每到年节,赣南家家户户都会准备很多过年的食品,孩子们兴高采烈地挨家挨户拜年吃果子,比如兰花根.状元红.笑枣.炒米糖.玉兰片.烫皮等,吃到嘴里 ...

  • 宏德香料技巧篇丨香料与美食的搭配技巧及组合排列技巧

    中华料理博大精深. 中国的香料众多,不同的组合排列是中华料理的精髓.中餐采用的香料基本都可以入药.可谓无毒无公害. 要想做好中餐绑住男人的胃先让我们认识一下香料有哪些他们各自的用处是如何 八角 八角又 ...

  • 【在人间】凌志丨放麦假

    原创首发  侵权必究  放麦假 □ 凌志/文 风吹着茂密的杏树枝条,簇拥着,簇拥着,黄杏点缀于碧绿之间,麦田已经黄得彻底."麻料"鸟惊诧的叫声预示着收麦迫在眉睫.   夕阳散漫,小 ...

  • 【在人间】刘宁丨五月鸣桑枝

    原创首发  侵权必究  五月鸣桑枝 "黄鹂啄紫椹,五月鸣桑枝.我行不记日,误作阳春时......"五月的某天下午,我偶然读到了李白的这首诗,忽然想到这个季节村东头的桑葚或许已经长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