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海拾贝 | 我的四叔 在他乡工作的武汉人
相关推荐
-
辛丑清明行(叙事)之二
我们在山上滞留了较长时间.由两个外甥细心地将纸钱一张张对折,点燃,在青草丛中燃烧成灰烬.我们买的那叠纸钱,足足烧了半个多小时. 清明节期间应该算仲春.农历是二月份,公历是四月份.三.四.五三个月,是春 ...
-
新秀佳作丨童年的老屋(随笔)
作 者:邓洁慧 责任编辑:龚蓉梅 微信编辑:张晓盈 童年的老屋(随笔) 我们就这样在日出日落,一天又一天脚踩在木制楼梯上发出的"蹬蹬蹬"的声音中长大. 1 老屋已经很老了. 我盯着 ...
-
忆海拾贝 ▏考进武汉一中 居然是个女校长
我的小学母校江汉区福建巷小学,是那种"棺材板子当黑牌"的"怀又怀"的学校.1962年小学毕业,学校寄希望我们冲刺考入一中,为母校放卫星.7月参加小考,考场在七中 ...
-
忆海拾贝 ▏他们都是名师 受人尊敬的校工
他们都是名师 汉口人和街有所江苏巷小学,福建街有所民族路小学.两所小学背靠背,一墙之隔.1970 年上面下令把隔墙拆除,两校合一,把校门开在了得胜街,成立武汉市第五十中学. 武汉一中由张开藩老师挂帅, ...
-
忆海拾贝 ▏学习雷锋做好事 一中学生推粪车
向雷锋同志学习,是毛泽东的伟大号召.1962年秋进一中,初一下学期起,学雷锋活动是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主旋律.雷锋事迹,雷锋日记,成为我们重要的学习材料.成立学雷锋小组,人人做好事,蔚然成风. 推粪车 ...
-
忆海拾贝 ▏回眸武汉二中 千言难尽师生谊 万语共叙同窗情
每当我回到武汉市第二中学,看到那漂亮的校舍,带有空调的数字化的教室,现代化的地下体育舘,数字化的图书舘,歺舘式的师生食堂等等,都会勾起我对许多往事的回忆. 我是1950年9月考进武汉市二男中的,被分配 ...
-
忆海拾贝 ▏我和武汉中山公园的不解之缘
中山公园老大门仿伦敦皇宫大门. 1949年4月我在解放军北海军分区卫生队当战士,母亲景南奉命南下,经请示,同意我随母亲一同南下.我们从山东黄县出发,一路上步行.坐马车.火车,沿着济南战役.淮海战役留下 ...
-
忆海拾贝 ▏别挤啦 乘车历险之往事
身为电视台多年的老观众,在观赏自己所喜爱的电视节目之际:必须有耐心忍受各种各样雷霆般的广告对视觉神经的狂轰冲击.当今时代,人们的日常生活已经与电视密不可分:人们没日没夜.心甘情愿地把时间耗费在了电视机 ...
-
忆海拾贝 ▏武汉人向浒参加苏联卫国战争
6年前的2014年8月18日,武汉"重走中俄万里茶道"采访团启程,一大早我赶到汉口江滩送行. 我曾明确要求:"我很想参加这次活动,虽然我现在68岁了,但是身体很好,野外活 ...
-
忆海拾贝 ▏从晴川书院到武汉三中 高中求学拾趣
武汉三中 康熙四十四年(1705),汉阳府建晴川书院,地址初在汉阳城南纪门内.乾隆七年(1742)取义学废址扩充修建.嘉庆四年(1799),郡守刘斌用赈济余款购置张宅改建书院,晴川书院遂迁至试院内,即 ...
-
忆海拾贝 ▏百年学子的流金岁月 武昌保安街小学忆旧
武汉三镇之一的武昌,是座名符其实的历史文化古城.光绪29年(1903年)清廷颁布<癸卯学制>,张之洞开创大兴基础教育序幕,创办高.初两等小学堂近百所,仅城内即达58所.北伐军进驻武昌后至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