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心雕龙》“原道”插画(一)
相关推荐
-
第一章 道即世间规则法则,是产生万事万物的门户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老子言:能用语言文字形容出来的道,都不是永恒不灭的道﹙无形的世间规则.法则﹚:能用语言文字定义出来的名,都不是永恒不变的名﹙有形的世间规则.法则﹚.无与有本源相同,只 ...
-
天地长养
天地长养: 长养: 抚育培养 长大生成 大道无名 长养万物 老君曰: 大道无形,生养天地: 大道无情,运行日月: 大道无名,长养万物: 不知其名,强名曰道 夫道者: 有清有浊,有动有静 天清地浊,天 ...
-
万物并作,吾以观其复 | 《道德经》笔记
第十六章 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其复.夫物云云,各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忘作,凶.知常容,容能公,公能王,王能天,天能道,道能久,没身不殆. 致虚极,守静笃 ...
-
《道德经》再释义:第五章“不如守中”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天地无所谓情义,对待万事万物像待刍狗一样,任凭万物自生自灭:圣人不讲仁爱,对待百姓生命像 ...
-
一阴一阳之谓道
一阴一阳之谓道 阴阳学说,是古代战国时期诸子百家中重要的一支学派,同时阴阳也是中国古代哲学的一对重要范畴.它不仅蕴藏着古代人们对自然规则背后的朴素认识,更是奠定中华文明逻辑思维基础的核心要素. 黄帝曰 ...
-
老子《道德经》说的“三生万物”,有何玄机?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一堂国学以为,"道"是自然的力量,在空灵自然的道的作用下,混沌的无极转化为太极,进一步化生为阴阳两仪. 这就是所谓的"道生一" ...
-
初解道德经16——如何修到道的最高境界,同于天道,没身不殆?
你想不想知道,怎么做可以修到道的最高境界? 如何才能同于天地,同于道,没身不殆? 其实,老子很早就说了,首先第一步: 致虚极,守静笃: 也就是内心清净到极点,能真正不为外界一切所动. 也就是不以物喜, ...
-
让你轻易学懂神秘的国学---《易经》!
<易经>:一阴一阳之谓道!概括了世间所有的学问! 阴中有阳,阳中有阴,阴极成阳,阳极成阴,阴阳交互,密不可分,即一阴一阳之谓道! 世界之所以生生不息,是因为物种的多元化,不同的因素互相作用 ...
-
《文心雕龙.原道》诗解
原道 一: 文采是万事万物的自然属性 它和天地同时产生 为什么这样说呢 从宇宙混沌到天地初判 瑰丽的文彩就蕴含其中 日月更迭循环往复 象两块圆玉悬垂天空 锦绣山河美仑美奂 铺展出条理的大地之形 这不就 ...
-
《文心雕龙》“神思”插画(二)
<文心雕龙>"神思"插画. 在我讲的课程<中西方近现代艺术思潮>中<文心雕龙>的"神思"对中国近现代艺术思潮发展的影响很深, ...
-
《文心雕龙》“体性”插画 · 真好(三)
本次的课,我讲讲<文心雕龙>的第二十七篇"体性","体性"不是"体型"不是讲人的体格,而是从作品风格和作者性格之间的关系,来论述 ...
-
《文心雕龙》卷1原道诗解1心生言立言立文明声发文生形立章成,
<文心雕龙>卷1原道诗解1心生言立言立文明声发文生形立章成 题文诗: 文之为德,大矣也焉,文与天地,并生何哉? 玄黄色杂,方圆体分,日月叠璧,垂丽天象; 山川焕绮,铺理地形:此道之文.仰观 ...
-
《文心雕龙》卷1原道诗解2文字表情圣传文章辞鼓天下因文明道
<文心雕龙>卷1原道诗解2文字表情圣传文章辞鼓天下因文明道 题文诗: 鸟迹代绳,文字始炳,炎皞遗事,纪在三坟, 年世渺邈,声采靡追.唐虞文章,焕乎始盛. 元首载歌,发吟咏志;益稷陈谟,垂敷 ...
-
《文心雕龙》卷17诸子诗解1入道见志立德立言圣贤并世经子异流
<文心雕龙>卷17诸子诗解1入道见志立德立言圣贤并世经子异流 题文诗: 诸子书者,入道见志.太上立德,其次立言. 百姓群居,苦纷杂而,莫之能显;君子处世, 疾其名德,之不章唯,英才特达,炳 ...
-
《文心雕龙》卷17诸子诗解2繁辞虽积述道宗经学家撮要弃邪采正
<文心雕龙>卷17诸子诗解2繁辞虽积述道宗经学家撮要弃邪采正 题文诗:暴秦烈火,势炎昆冈,而烟燎毒,不及诸子. 汉成留思,刘向雠校,七略芬菲,九流鳞萃. 杀青所编,百八十家.迄至魏晋,作者 ...
-
《文心雕龙》卷21封禅诗解1经道纬德以勒皇迹戒慎崇德铭号秘祝
题文诗: 正位北辰,向明南面,以运天枢,毓黎贤者, 又何尝不,经道纬德,以勒皇迹.绿图有曰: 潬潬噅噅,棼棼雉雉,万物尽化,至德所被. 丹书曰义,胜欲则从,欲胜则凶.戒慎之至. 则戒慎也,以崇其德,真 ...
-
《文心雕龙》卷47才略诗解1九代文盛春秋磊落战国法道汉儒辞采
<文心雕龙>卷47才略诗解1九代文盛春秋磊落战国法道汉儒辞采 题文诗: 九代之文,富矣盛矣;辞令华采,可略而详. 虞夏文章,皋陶六德,夔序八音,益则有赞, 五子作歌,辞义温雅,万代仪表.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