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习录》:来看看王阳明是如何解释知行合一的
相关推荐
-
|知行难合一:看到小孩在井边,是否要求助
王阳明曾说过这样的话:"人只要像喜欢美色那样喜欢善德,讨厌恶臭那样讨厌恶行,便是圣人了." 有弟子初次听到这句话时,问,为何说能做到这点就是圣人了? 王阳明回答,能做到这点就是知行 ...
-
|诚意:你还在欺骗自己吗?
"诚意"这个词,我想大家都不陌生.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我们总能听到别人说,待人要有诚意,要真诚实意.当我们觉得别人在撒谎,虚头八脑时,就会说,你这个人怎么这么没有诚意 .再别如,某 ...
-
关于“良能”与“技能”的认识和思考
武术自由谈 不拘一格,不循常规 新角度,新思维 本文作者 编者:韩氏意拳是本文作者韩竞辰先生所创,已脱离了传统意拳,自成一个独立的理法体系.韩竞辰为王芗斋先生得意弟子韩樵之子.韩氏意拳,其根在王芗斋先 ...
-
[]《卷上·徐爱录》什么是知行本体?
各位朋友好!我们接着读<传习录·上卷>的一段,还是徐爱录的,爱因未会先生知行合一之训,与宗贤.惟贤往复辩论,未能决.以问于先生.这一段等于说是交代了下面这段的基本背景. 徐爱自己说没有领会 ...
-
《传习录》:王阳明凭什么又火了一把?(16)
<传习录>是中国明代哲学家.宋明道学中心学一派的代表人物王守仁(字阳明)的语录和论学书信."传习"一辞源出自<论语>中的,"传不习乎"一 ...
-
王阳明《传习录》《知行合一》
浩瀚五千年,在岁月的探索和求知中,中华民族创造出了博大精深的的中华文化,留下无数的文化瑰宝,浩繁如烟的儒家盛典,多如繁星的古代铜器,叹为观止的陶瓷. 不过对于平常人来说,接触的最多的还是俗语,作为以农 ...
-
国学经典|王阳明《传习录》全文及钱穆解读
转载 钱穆(1895年7月30日-1990年8月30日),中国现代历史学家,国学大师 阳明心学不仅是身心灵修行的法宝,还是治疗我们人生问题的灵丹妙药. 钱穆列出读<传习录>七点大纲: (1 ...
-
说文解字:王阳明《传习录》,源自《论语》和《易经》智慧
众所周知,心学大师王阳明有一本著作,命名为<传习录>. 关于<传习录>书名的由来,一个公论是来自<论语>曾子的一句话: 吾日三省吾身: 为人谋而不忠乎? 与朋友交而 ...
-
古书籍分享:「传习录」明代大儒王守仁(王阳明)的哲学著作
王守仁(1472 年 10 月 31 日-1529 年 1 月 9 日),幼名云,字伯安,别号阳明.浙江绍兴府余姚县(今属宁波余姚)人,因曾筑室于会稽山阳明洞,自号阳明子,学者称之为阳明先生,亦称王阳 ...
-
王阳明传习录学习1
一.原文 问有所忿懥一条.先生曰:"忿懥几件,人心怎能无得,只是不可有耳.凡人忿懥,着了一分意思,便怒得过当,非廓然大公之体了.故有所忿懥,便不得其正也.如今于凡忿懥等件,只是个物来顺应,不 ...
-
王阳明《传习录》三十句名言,蕴含心学至上智慧
<传习录>是明代哲学宗师王阳明的论学语录和书信集,集中体现了阳明心学的核心观点,是了解阳明心学最经典的入门必读书,"传习"一词源出自<论语>中的" ...
-
王阳明《传习录》经典八句,道破心学本质!
<传习录>是中国明代哲学家.宋明道学中心学一派的代表人物王守仁(字伯安)世称阳明先生,他的语录和论学书信.'传习'一辞源出自<论语>中的,传不习乎'一语. 一.不贵于无过,而贵 ...
-
王阳明《传习录》经典16句,无障碍秒懂心学第一奇书!
众所周知,王阳明是我国伟大的哲学家.思想家.政治家.军事家和教育家.他一生文治武功俱称于世,被誉为"真三不朽"者,其思想贡献尤其卓著,是明代影响最大的哲学思想,影响超越明代而及于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