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哲学精炼史
相关推荐
-
王锟:事功转向与经史兼重
浙东学派是一个不断被层累建构的历史过程.从后世建构的学术谱系来看,浙东学派滥觞于北宋"明州杨杜五子""皇祐三先生"与"永嘉九先生",形成于南 ...
-
魏氏易经研究(4)——易学的分期
上节讲到:"易学"指汉朝以来,经师.学者对<周易>经.传所作的种种解释,流派主要有"两派六宗".根据各派各宗在各个朝代研究易学侧重点的不同和产生的影 ...
-
概论明清实学思潮及其现实意义
作者简介: http://www.cssn.cn/zhx/zx_zgzx/201607/t20160730_3142816.shtml 步近智,中国社会科学院 北京 100732 张安奇,人民出版社 ...
-
《世界哲学源流史》中国上古哲学之一:夏代神话传说
中国上古哲学之一:夏代神话传说 在我国古代的文献中,记载了不少有关原始群时期的人类的社会组织形式.婚姻和亲族关系以及生活状况等.<吕氏春秋>曰:" 昔太古尝无君矣,其民聚生群处, ...
-
《世界哲学源流史》中国上古哲学之二:商周时期哲学
中国上古哲学之二:商周时期哲学 中国的奴隶制度,到了商代(约公元前16世纪至公元前12世纪).西周(约公元前11世纪至公元前770 年),将近900 年中,得到了高度发展. 恩格斯指出:" ...
-
《世界哲学源流史》中国上古哲学之三:周公
中国上古哲学之三:周公 周公是西周初年的大政治家.思想家.姬姓,名旦,亦称叔旦,是周文王之子,武王之弟.因采邑在周(今陕西岐山北),故称周公.曾助武王灭商.武王死后,成王年幼,由他摄政,其兄弟管叔.蔡 ...
-
《世界哲学源流史》中国春秋时期哲学之一:老子
中国春秋时期哲学之一:老子 公元前770 年,周平王东迁洛邑,西周灭亡.春秋时期,大国争霸,王室衰微,旧制度迅速崩溃.伴随着这种政治社会的大变动,在思想上人们对天(上帝)的信仰发生了动摇,对人自身的作 ...
-
《世界哲学源流史》中国春秋时期哲学之二:孔子
中国春秋时期哲学之二:孔子 孔子是中国春秋时期的重要哲学家,博学的学者,政治活动家,伟大的教育家.他一生致力于维护正在崩溃的奴隶制度,提出" 克已复礼" ,希望有一天能在齐.鲁这类 ...
-
《世界哲学源流史》中国战国时期哲学之一:墨家学派
中国战国时期哲学之一:墨家学派 中国春秋时期完成了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的过渡,社会由周王朝的统一走向霸权的分裂:到了战国时代,各诸侯国逐渐由封建地主阶级掌握了政权,经过长期的兼并战争,在黄河流域的广大 ...
-
《世界哲学源流史》中国战国时期哲学之二:孟子
中国战国时期哲学之二:孟子 孟子(约公元前390-前305 年)名轲,战国邹(今山东邹县)人,鲁国公族孟孙氏的后代.他是孔子的孙子伋(子思)的再传弟子,学成后归乡教学.大约在齐威王七年(公元前350 ...
-
《世界哲学源流史》中国战国时期哲学之三:道家学派
中国战国时期哲学之三:道家学派 春秋末期老子创建的道家学派到战国时期发展为不同倾向的两支.一是以宋钘.尹文为代表的唯物主义哲学流派:一是以庄周为代表的唯心主义哲学流派.他们都对后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
-
《世界哲学源流史》中国战国时期哲学之四:荀子
中国战国时期哲学之四:荀子 战国后期,随着封建制度的确立与中国社会由分裂向统一的发展,法家哲学应运而生并且吸取众长形成主导社会发展的潮流.由荀子的法制萌芽到韩非子为集大成者. 荀子(约公元前313-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