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沟小学

(0)

相关推荐

  • 南胜中心小学校史

    南胜中心小学旧址座落于南胜村下六组与蔡厝组交界处,创办历史悠久. 清朝乾隆年间,由南胜宗姓陈.胡.杨.黄.叶.林等"大姓"(简称"八约")的家长协商共同创办崇文 ...

  • 在屽村中学的那些时光,你还记得吗?

    屽村中学的记忆 黄堡镇逸夫小学 郭建设 一九八六年,我由陈炉中学调入黄堡乡屽村中学,当时调动的理由是老父亲身患脑硬,生活不能自理,更不能参加体力劳动.刚实行生产责任制不久,自家十几亩地需要帮忙料理,才 ...

  • 南胜小学发展简史

    南胜中心小学座落于南胜镇环城路路旁,与镇政府一路之隔,校园环境优美,设施齐全,师资力量雄厚,被省评为"身边的好学校". 南胜小学创办历史悠久.原旧址在下六组与蔡厝组之间,背向西南面 ...

  • 南胜中心小学举行闭学式暨颁奖仪式

    新年快乐!万事如意!        转眼春节临近,南胜中心小学的孩子们结束了一学期的学习生活,即将开启寒假模式.        早上,学校举行了2019~2020学年上学期闭学式暨颁奖仪式,学校领导分 ...

  • 昨日记||种甚因,结甚果

    笔记时间:2019年9月1日 农历:己亥年八月初三 星期:日,工作日 笔记地点:通城县城 作者微信:Yxdniaoer 图片拍自通山县南林桥镇 全文4节,约1300字.有删节. 01 和可可一起过早. ...

  • 【宋家沟手记】远去的村小

    远去的村小 宋家沟村本来是有学校的.不仅有,而且还有两所. 解放初期,宋家沟没有正规的学校,在公房或民房里办学.1959年,以角黄雨林教了两年.1964年,谢国安教了一年.1968年,肖贵昌教了一年. ...

  • 家的味道——阜南柳沟镇中心小学举行家校共同为学生包包子

    运营总监:鲍安常LJ007 2020年12月9日整理 为进一步推进家校协同教育,增进家校交流互动,改善学生们的伙食,避免学生挑食,浪费粮食.柳沟镇中心小学的食堂举行了一次"家校共同为学生包包 ...

  • 日寇在冀中筑城修路,八路军针锋相对,拆各县城墙挖9万公里长沟

    编辑搜图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最多18字) 1937年10月14日,东北军53军第691团在团长吕正操率领下,抵抗上级继续南撤的命令,在梅花镇(今河北省石家庄市藁城区)设防阻击日寇,极大鼓舞了冀中军民 ...

  • 【长安村落】——魏寨街道长沟村

    谨以此文,献给大西安建设中,即将消失的长安村落文化! 位于魏寨街道北边两公里处,东临浐河川,西靠八里原(史记风凉原),南邻朱村,北连蚕姑沟村.3个村民小组.150户.560人.1120亩耕地.其中,李 ...

  • 安徽阜南:柳沟小学课后服务花样多

    2021年4月1日整理 "实施课后服务真好,孩子在老师的辅导下完成作业,我再也不用担心匆忙接下班去接孩子了!"四(2)班吕嘉旭妈妈说.吕嘉旭妈妈在阜南县柳沟镇街上一超市上班,工作起 ...

  • 张相文与渔沟小学

    张相文与渔沟小学 □陈新 2014年的春天,我应朋友之邀,到泗阳县城游玩. 晚上回来,看望已是期颐之年的父亲(陈兆居先生,中学美术.语文老师1925-2016),与他聊聊天,嚓嚓呱,把每天看到的有趣的 ...

  • 长冲小学

            长冲也叫十里长冲,一个自然村,大概因为这个村子是沿着村南面一冲水田而建.村子一字排开,田冲从头至尾约有十余里,因此得名.长冲小学就坐落在长冲自然村,虽说叫小学,然而那时里面还设有初中的 ...

  • 铁十九团智全德——重回“京原线” :回忆在北京长沟的日子里

    永远的铁道兵 重回"京原线" -- 回忆在北京长沟的日子里 文/铁道兵十九团智全德 在纪念京原铁路建成通车50周年之际,我和战友朱德全.车莉莉.翟基生.郑晓平一行5人,于2021年 ...

  • 钱珍生​:汤沟小学,助力人生的平台

    汤沟小学,助力人生的平台 安徽   钱珍生 汤沟小学,座落在具有六百年以上的古老集镇上,有着悠久的文化渊源和辉煌的教育历程.学校自创办以来,一直受主管部门和地方政府的热情关怀.校内教学设备先进师资力量 ...

  • 长江东路小学:课题研究,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点击上方蓝色文字一键关注我们吧 长江东路小学科研小调查 李娜 我是2013年和2014年很幸运地申请成功了两个课题,但对我个人而言做课题真不是件容易的事.课题研究具有很强的实践性,这对于作为一线教师的 ...

  • 桑梓长沟村及其玄谈庙的传说

    三    坔    夜   话 一方水土坔有一方文 这里是<三坔夜话>,李老师斯时乡轩临窗,于此跟你诗词吟哦,抒怀述志,漫笔人生,点情碰心,说故事,聊语文,话庄道巷,谈古论今,...... ...